2)第三十七章 天下何事不可为?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更是暗赞: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真正具“大将之风”的,其实是俺们的辅政王啊!

  事实上,“北宁大捷”消息传来,关卓凡心潮澎湃,几乎不能自己——哎,鬼晓得这些天我经历了什么!

  对法战争,绸缪数年,关卓凡是有取胜的把握的;然而,再坚强的信心,也需要事实的支持,何况,关卓凡的信心,虽然算得上“坚强”,但还远远谈不上“百分之百”。

  本时空——一八六八年伊始的中法战争,原时空——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五年的中法战争,并不是一码事儿。

  原时空,法兰西大败于普鲁士,元气大伤,一八八三年的时候,不过是刚刚喘过气儿来;而本时空之此时——一八六八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却正处在她的巅峰时期。

  另一方面,关卓凡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毕竟,之前的战绩,都已是老皇历了,不论对手还是时间点,都不能算是合适的参照。

  升龙战役算是“完胜”,可是,那一仗太特殊了——我在暗、敌在明,我全力绸缪、敌一无所备,也不能算是合适的参照。

  至于“沱灢事变”,不仅“完胜”,而且“秒杀”,可是,敌我的军力太悬殊了,更加不能算是合适的参照。

  北宁战役才是轩军战力真正的“试金石”,是对关卓凡建军成果的真正检验,而且,这个检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而是一种“极限压力测试”。

  如前所述,北宁战役的胜利,是在一种极其不利的情形下取得的——因为大雾和地理的关系,无法在“前大半程”对进攻的敌军进行打击,所有的压力都留在了最后几十米内;最新锐的兵器,也因为种种原因,未投入使用,可倚恃者,唯有官兵们的军事素养、战斗意志和纪律性。

  过程虽然跌宕起伏,但是,无论如何,这次“极限压力测试”,最终成功的通过了!

  而且,还未尽全力——未真正投入战役预备队。

  至此,关卓凡真正了解了,他一手一脚缔建起来的这支军队——在目下的全世界范围内,训练最为严苛,纪律最为严格,建军的指导思想,也最为先进;同时,军饷最高、待遇最好——的战斗力,到底到了一个什么份儿上?

  巨大的压力一旦从心头撤除,关卓凡简直想放声高歌了!

  其中,他最满意的,是官兵们的纪律性——未接到“撤退”的命令,无论战况如何艰苦,损失如何惨重,也无人萌生退意。

  这支军队,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全军覆没,但是,不会崩溃。

  即,这支军队,真的是可以“人在阵地在”——或云,“战至最后一人”的。

  这是一支现代军队和一支前现代军队的最大的区别。

  如是,天下何事不可为?

  *

  “北宁大捷”的好消息,也传进了颐和园。

  玉澜堂。

  母后皇太后刚刚午憩醒来,人还在床上,喜儿就进来了,“主子,孟敬忠说,朝内北小街的‘简报’——‘号外’到了。”

  慈安微微一怔。

  “舆闻简报”凡初一、凡十五由朝内北小街送呈颐和园,供两位皇太后御览,今儿个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则此“简报”便属于“号外”——这意味着,有重大事件发生了。

  关于“舆闻简报”,本书第十二卷《干戈戚扬》第一百三十七章《姐姐姐姐,你好我好,一双两好》有详述,在此不再赘言。

  不等喜儿过来服侍,慈安便一边儿自个儿下床趿鞋,一边儿伸出手去,“赶快着——拿进来!”

  “简报”很长,却只说了一件事,而慈安只扫了一眼题目,便眉花眼笑了,“哎哟!好啊!”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