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军民鱼水情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批棉衣做什么用呢?

  不会是轩军自用。

  轩军美式着装,有自己的制式冬衣。轩军的冬装,里面是绿色的制式毛衣,外边是粗呢短上装和羊毛长裤。最外边再套上一件厚呢短大衣,挡风、御寒、行动便捷,当时清军那些五花八门、臃肿不堪的冬衣是没有办法比的。

  另外,轩军的制式冬装还包括棉质军帽、保暖手套、羊毛袜。

  脚上是短筒皮靴,暂时冬夏不分。

  这些装裹。大部分中国当时都无法大规模生产,所以轩军回国的时候,扫干净了联邦政府的军需仓库,装船的存货,足敷数年之需。

  回到这批“款式不拘”的棉衣上:为什么“不可在寿光当地备办”呢?

  不知道,钦差大人没说,抓紧时间办就是了。

  这批棉衣的用途,关卓凡另文通知了华尔和张勇。

  确实不是给轩军用的。那么给谁用的呢?刘长佑绝对想不到的:给寿光当地的老百姓用。

  轩军从天津开拔之前,中央机枢指挥淮军等各路剿捻官军,按照关卓凡“略陈剿捻二三事”的方略行动,已颇见成效。

  河南全境坚壁清野,各路官军步步紧逼,捻军在豫省没打过几个像样的仗,却终究立足不住,被迫东入鲁境。

  东捻入鲁之后,山东各地也开始筑圩立寨,捻子东突西奔,四处碰壁,终于不知不觉进入了关卓凡几个月前设计好的“口袋”,猬集在寿光以北的王胡城。

  北有大海,西有黄河,南有沂蒙诸山,东南有弥水阻隔。

  从中枢到地方,凡是知道关卓凡“略陈剿捻二三事”内容的人,无不惊骇于关卓凡的料事如神,包括李鸿章,嘴上不说,心里却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这也只能说“形势已成”,不代表捻匪就完全没有逸出包围圈的可能性。

  毕竟以轩军为主的前线部队不过数万。亚特兰大战役的时候,北军十几万还围不过来一个亚特兰大城,现在官军和捻匪对阵的区域,又远远大过了亚特兰大一城。

  以前剿捻,官军总是落后捻子一步,结果一步迟,步步迟,总也追不上捻子。一个重要原因,是官军的纪律差,说是“剿匪”,有时候比匪还匪。于是当地的老百姓不但不帮忙,还通捻。官军耳目闭塞,捻子消息灵通,怎么追得上人家?

  这个局面必须彻底扭转过来。

  关卓凡想:俺来自二十一世纪,搞“军民鱼水情”,正是俺那个位面所长呀。

  轩军开拔之前,颁布了极严格、极细致的军纪,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严禁一切抢掠。

  “征集军需,按价给偿”。

  战斗结束之前,不可以捡拾战利品。

  调戏、奸淫妇女更是厉禁。

  在假座直隶总督府召开的军务会议上,关卓凡声色俱厉,“摸手砍手”,坏了人家清白的,“大头小头一齐砍掉”。

  下面的将领有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