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六四章 合众为一,天佑国事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字儿,味道可好么?”

  关卓凡大窘,脸不由红了,嗫嚅了一下,说道:“臣……荒唐。”

  慈禧拿筷子在他手背上轻轻一敲,说道:“正传膳呢,啥话都说!”

  关卓凡窘得更甚,正想着要不要起来打个千儿什么的,御姐替他解了围:“好啦,不挤兑你了,你继续往下说吧。”

  关卓凡定了定神,说道:“是,臣的意思是,汉话已经有了事实上的‘官方语言’的位子,现在要做的,不过是化暗为明,这样,才好全国推广,及于蒙、藏、回。至于满、汉之间,这个事儿,其实早有默契,亦早成事实,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太后尽管放心。”

  顿了一顿,关卓凡又说道:“如果,实在觉得‘官方语言’四字太扎眼了,那么,用其他的名目,诸如‘通用语’,或者‘普通话’,都是可以的。”

  “‘通用语’?‘普通话’?”

  “是。”

  “嗯,有些意思,且让我好好儿地想一想。这是第一个关节,那,第二个呢?”

  “回太后,臣以为,这第二个关节,就是――若定汉话为‘官方语言’,那么,拿满语怎么办?”

  “嗯,那你说,该怎么办呢?”

  “臣放肆,给太后回一句笑话儿――凉拌(办)就好了。”

  “凉――拌(办)?”

  “是。臣的意思是:一如其旧。”

  “一如其旧?”

  “是。满语本来就是‘国语’,以后,自然还是‘国语’――这‘国语’的位子,自然是比‘官方语言’的位子要高的,最重要的诏书,也还是满汉合璧,什么都没有变,有人就算对定汉话为‘官方语言’有想法,又能说什么呢?”

  慈禧听懂了关卓凡的意思:将满语以“国语”的名义高高供起,看上去似有九鼎之重,其实却是“架空”了的。究其竟,满语不过一件漂亮的摆设,治国安民,融谐满、汉、蒙、藏、回于“华夏人”的,是汉话。

  “好,这是第二个关节,还有第三个么?”

  “回太后,有的。臣以为,这第三个关节,就是――蒙、藏、回,怎么看朝廷定汉话为‘官方语言’?”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嗯,大约有人――譬如回人,会说,为什么叫我们讲汉人的话,不叫汉人讲我们的话――这,似乎不大公平啊?”

  关卓凡一笑,说道:“太后圣明,确乎可能有人如此说法。这当然极易反驳的:汉话自然是中国话;藏话、蒙话,也算是中国话――藏话是西藏土著的话,蒙话是蒙古土著的话,西藏、蒙古既入中国,藏话、蒙话,便算是中国话了。”

  “可回人的‘母语’却是阿拉伯话,阿拉伯可不是中国的地方,阿拉伯话,怎么也不能算是中国话吧?回人讲汉话,是中国人讲中国话;汉人讲阿拉伯话,却是中国人讲外国话,有什么理由,中国人和中国人说话,讲的却是外国话?”

  慈禧“格格”娇笑:“什么中国人外国话的,你这张嘴,可以去讲相声了!”

  “太后见笑了。不过,有一个情形,臣要给太后回明:新疆的‘回人’,和陕甘的‘回人’,不是一码事,说的也不是同一种话――新疆的‘回人’,讲的就不是阿拉伯话了。”

  “哦?还有这个分别?我竟是不晓得――那,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