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九章 侧福晋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好,好!颁旨,颁旨!”

  朱学勤就是负责颁旨的钦差。在“恭系”中,他和许庚身、方鼎锐原是同样的角色――处于“核心”的边缘、介乎“核心”和“二线”之间的位置。辛酉政变之后,朱学勤先放了刑部,后转礼部,现已做到了礼部侍郎。

  这个旨意,劳烦一位礼部堂官,离京千里,抵沪亲传,分量自是极重的。

  摆上香案,关卓凡率扈晴晴、杨婉儿等合宅人口,跪聆圣旨。

  原来,这是册封扈晴晴、杨婉儿为“轩郡王侧福晋”的旨意。

  清制,“侧福晋”虽比“嫡福晋”低了一级,但为“平妻”,并非妾侍。和“嫡福晋”一样,“侧福晋”嫁给王爷,也有正式的婚礼,只是仪注较“嫡福晋”的略减些罢了。即是说,侧福晋是“娶”的,不是“纳”的;侧福晋的娘家人,是王爷丈夫的正经亲戚,两家是正经亲家。

  最重要的是,侧福晋一样是入玉牒的,一样算是皇族的媳妇。所以,侧福晋和嫡福晋一样,必须由皇帝亲自下旨册封。

  在清朝,出身高华的贵族、世家女儿,成为王爷的侧福晋,是很普遍的,这是荣耀,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嫡福晋、侧福晋之外,王爷的女人,就统统都是妾侍的身份了。

  某种意义上,清朝的宗王,实行的不是“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而是“多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只是,这个“妻”,有地位高低的区别。

  扈晴晴、杨婉儿两个,都是以“妾”的身份抬进关家的门的,册封为“侧福晋”,是大大地升官了。

  侧福晋的数目,有严格的规定。乾隆朝之前,亲王可以娶两位侧福晋,郡王就只能娶一位侧福晋。乾隆朝开始,规制略略放宽,亲王可以娶四位侧福晋,亲王世子和郡王可以娶三位侧福晋。

  就是说,册封扈晴晴、杨婉儿为轩郡王侧福晋,关卓凡已经把自己的名额用掉了三分之二了。

  两宫皇太后和关卓凡说这个事儿的时候,慈安笑着说道:“你只剩下一个侧福晋可封了。以后,若要册封米氏和雅氏,你就只好二择其一啦。这个侧福晋,到底该给谁,你回去垫高了枕头,好好儿想一想。”

  这话半真半假。若帘眷优渥,侧福晋的名额,“逾格”增加一、二,也不是不可以的。这其中道理规矩,关卓凡自然是明白的,他晓得母后皇太后是拿自己取笑,脸上倒是难得地红了一红。

  不过,米娅和雅克琳都没有正式过门,暂时还谈不到册封的事情,关卓凡暂时还不必“垫高了枕头,好好儿想一想”。

  册封扈晴晴、杨婉儿之诏书,除了“淑慎性成,雍和纯粹”、“勤勉柔顺,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这一类俗烂的套话外,还着重指出了两点:

  其一,她们都有和轩郡王“同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