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8章 另有其人_我在大明观天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看孙太后是深宫妇人,可对朝政却极为熟悉。

  朱祁镇亲政前几年,便是一直由她垂帘听政,掌控朝局的。

  给郕王朱祁玉这道懿旨上,她极力澹化皇帝被俘之事,想将这桩丑闻影响降到最低。

  虽然旨意中放权给了郕王朱祁玉,却依旧只给他一个监国的名分,完全是将朱祁玉当成了工具人。

  其目的不言而喻,无非就是让他领导百官处理好国事,保住大明江山社稷,等待儿子回来重新接管。

  这种小心思,郕王朱祁玉和百官都清楚,不过现在局势危急,也没人去计较。

  有了总理朝政的权力,朱祁玉当即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主持京畿地区的防务。

  同时,朱祁玉传令给边关各镇守将,若有人以皇帝朱祁镇名义要求开门,一律拒绝,不得私开城门。

  当然,这道命令是以孙太后名义传达的,如今能驳回皇帝命令的人,自然只有皇帝亲娘,要是以郕王的名义下令,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在朝议中,朱祁玉还接受了驸马都尉焦敬的建议,让朝廷鼓舞士气,激励京师军民的斗志,并命令顺天府、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严加巡查,以防有瓦剌细作混入京师。

  其他人也出班提建议,朱祁玉自无不允。

  有了勋戚焦敬带头,文官们自然不甘示弱。

  于谦带头发言,上陈京师防务五事,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左都御史王文也纷纷建言献策。

  一时间,朝堂上主战派气势高昂,因战败的萎靡之气一扫而空。

  这场朝会一直持续到申时三刻,散朝后,百官们迅速离开,各回本衙执行朝堂上定下的各种决策。

  出宫的路上,于谦眉头紧锁,思量着京师防务之事。

  “于大人,且慢些,等等老夫!”

  正要出东华门,却听有人在身后急呼。

  转头一看,身后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快步走来,正是礼部尚书胡滢。

  等到对方行至眼前,于谦忙拱手行礼:“大宗伯,不知叫住下官有何事?”

  胡滢年纪大了,只快走了几步,就有些喘气。

  休息片刻,这才对于谦道:“廷益,这下官一词用的不妥,以后得改了。”

  廷益是于谦的字,胡滢年长他不少,这样称呼显得亲切些。

  于谦反应过来,自己已被郕王朱祁玉拔擢为兵部尚书,跟胡滢的礼部尚书平级,这下官二字用的确实不妥。

  不过,于谦并没有因此而得意,苦笑道:

  “大宗伯见笑了,我今日做了这兵部尚书,只觉得肩上压了座山,险些喘不过气来,日后还需大宗伯多多帮衬才是。”

  “呵呵,老夫年岁大了,怕是济不得什么事,日后这社稷,还需要你这种年富力强的官员来操持。”

  于谦谦逊道:“大宗伯过誉了。”

  两人说话间,已经出了东华门。

  “廷益,请受老夫一拜。”

  出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