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十四章 访问苏联 (中)_疯狂的军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他!”

  柳哲说:“你小声点,别忘记了我们的身份!”

  柳维平耸耸肩,表示自己对双头鹰的特种部队的表现实在是很失望。

  柳哲转头望去,却由于被人挡住视线,看不到博罗西洛夫的身影,只好作罢。

  候机大厅已经被几百名记者挤得严严实实,到处都是长枪短炮,那气势可真是吓人。不过这阵势邵剑辉早就见多了,淡定得很。一阵刺眼的镁光闪过之后,他开始扯皮了。这位老兄跟卡切诺夫斯基确实是绝配,两个人一唱一和,从共产主义的诞生扯到苏联的崛起,又从波澜壮阔苏联卫国战一直扯到苏联与华国的恩恩怨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在场几百名粘上毛比猴还精的记者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就连现场的警卫都听得入了神,可见这两张嘴的杀伤力有多强。不过他们说的也是实话,苏联与华国之间的恩恩怨怨一直是全世界津津乐道的话题,两个拥有世界最辽阔的疆土的国家都是在逆境之中崛起,在隆隆炮火之中成长,白手起家,一拳一脚的打出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它们之间实在有太多的共同点,而且实行的还是同一种制度,为什么它们就没能携手并肩走下去?实在是令人惋惜。难道仅仅是因为苏联的霸道和华国的爱面子?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这两位优秀的外交官一起回顾这段历史,还是给记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苏联大规模的向远东地区增兵已经让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紧张,而且引发连锁反应,全世界稍有缓和的局势又开始硝烟弥漫:非洲烽火还在燃烧,不甘心败的老欧洲到处煽风点火,随时可能再次组织远征军远征非洲,把航空炸弹和巡航导弹一古脑的甩向让欧洲蒙羞的贝兰共和国,夺取让他们望眼欲穿的神秘能源;大英帝国砸锅卖铁拼凑起来的一支舰队在

  北大西洋耀武扬威磨刀霍霍,阿根廷寸步不让,二十几万大军枕戈待旦,麦哲伦海峡成了火药桶,每一天都能看到两国战机在空中互相驱逐的身影;在中东,第五次中东战争早已硝烟散尽,以色列军队撤出了黎巴嫩,但是阿拉伯人的屈辱已经达到了极限,阿拉伯世界的愤火眼看就要像岩浆一样喷发出来了。自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阿拉伯各国都加强了军火的进口力度,尤其是战机和导弹,他们对这类尖端武器的渴望几乎没有极限,什么都敢卖的华国成了他们最大的军火来源,这也是以色列主动承认南洋华人共和国的原因,他们的目的是向华国示好,希望华国能削减对阿拉伯国家的军火出口总额。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准备,阿拉伯世界已经拥有了跟以色列一战的实力,特别是伊拉克和伊朗这对死对头,在以色列身上找到了停战的借口,一致调转还没有放凉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