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解救知青_缅甸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一个足以支撑战士们战斗的灵魂和信念。

  照抄土共革命,却不具备土共的能力,反而坏的革命经验,全都学了遍,也用了个遍。

  在缅北山区的原始社会搞土改,在荒芜的丛林搞大生产运动,还学了果军那套,在根据地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征兵。

  军事方面,习惯性盲动,战略、战术灵活机动性差,对敌人的认知不够,也不重视情报搜集。

  总是习惯在缺乏炮火优势的情况下,用士兵的生命冲击敌人坚固的防御阵地,用肉体来抵御空袭和地面炮火的轰炸,历次战役都如此。

  组织纪律性很差,很多时候表现为无政府主义,不会协调各民族武装,一打败仗,到处都是逃兵。

  更为严重的,缅共完全没有经济造血能力,所有物资都要北方提供,局势变幻,国内减少物资补给,人民军就得挨饿。

  本次南下作战,是人民军的绝唱,后续再无如此规模的反击战,王飞已经敏锐的感觉到时世不对,不然不会和战友抱怨。

  张扬添了茶水,轻声道:“老王,你说的我感同身受,但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部队还在敌人打击范围内,总得先活着回去吧?”

  王飞仰头喝光茶水,起身敬礼,大声道:“我能战斗,请指示!”

  张扬回礼,严肃道:“王飞同志,我命令你!立即安抚被解救战士,完成临时整编,随主力北上。”

  解放监狱,共解救近200名人民军战士,其中一部分是当地的克钦土著,他们不愿意离开家乡。

  张扬不强求,发放100缅币,让他们自个回家。

  剩余的160人,知青占大半,其中伤员79人,一并带上,不放弃任何一个战友。

  休整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4045营离开古凯,沿路北上,没走出峡谷,就放弃走大路,进入莱别大山。

  缅北的大山,一山还比一山高,绵连不绝的丛林,仿佛永远走不完。

  作为营长,张扬不搞特殊待遇,挑上80斤的担子,跟着队伍行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