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原型机(2)_逆向旅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晓虽然无法让自己的精神体显现出来,但他的平衡感和分辨能力是新希望尖端人才管理学院建校以来最出色的。

  大部分讲求实战能力的哨兵和向导对这两种特殊的技能并不在意:如果说平衡感还有一些必要性,那分辨能力则人人都差不多,并没有特殊到需要单独提出来研究的地步。

  但章晓在这两项技能的测试中,先是打破了保持二十六年的记录,随后的每一个学期,他的技能测试都在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记录。

  唯一能拎出来夸耀的也就这一点了。

  但章晓一点儿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可夸耀的,和这种鸡肋能力相比,出色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甚至是体能,都显得很了不起。

  陈氏仪表盘下方探出的细针刺破了他的皮肤,取得了他的血液和皮肤表层的细胞,并在瞬间完成了对章晓DNA的分析行为。

  被称为“特殊人群”的丧尸、地底人、哨兵、向导等等,实际上都是产生染色体变异的人类。陈氏仪识别出了章晓的突变染色体,确认他是一个具有操作自己的能力的向导,于是阀门打开了,储存在陈氏仪内部的无数信息开始进入章晓的意识之中。他被数量庞大的信息与数字吓了一跳,但立刻从这些繁杂的信息里梳理出了一条通路:陈氏仪每启动一次,便会留下当次启动的记录,这些信息全都根据时间和经纬度留下了印记。

  1976年10月,陈氏仪上记录了第一个经纬度。它是一个位于北半球的地点。

  记录显示,这个经纬度属于国家高等研究院0625号实验基地。

  越来越多的文字跃了出来:实验内容、陈氏仪状态、记录者、观察人员、开发人员、检测人员……以及最后一位,“负责人陈正和”。

  这是陈氏仪诞生时候的记录,它简单但也复杂,通篇只有研究人员的名字和无数章晓理解不了的数字。但这位记录员最后留下了一句话:我们能直接看到历史了。

  1977年6月,陈氏仪上出现了一个有别于0625号实验基地所在的经纬度。这个数字章晓是熟悉的,它是国博仓库的所在地。

  陈正和团队将陈氏仪上交了国家。

  陈氏仪研制成功之后再没有更新过经纬度,也没有更新过时间。显然它在实验成功之后立刻被封存了起来,直到移交当天才被重新启动。

  这一天的记录内容仍旧是平板的,没有任何感情,没有任何多余的叙述。记录员仍旧是当天那一位,但他没有再留下任何可以窥见情绪的言语。

  1981年3月,陈氏仪再次被启动。

  启动的地点是解放军总医院,启动它的人是陈正和。

  临终时的陈正和,最大的愿望是摸一摸自己制造出来的陈氏仪。这个以他姓氏命名的小仪器,没有使用过一次便直接封存了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