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零七章 危急时刻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往常不同的是,虽然万历皇帝二十七日大丧已经临近结束,可是礼部还没有布告示公告天下是由太子还是福王登基,包括礼部尚书何宗彦在内,谁也不愿意遵从郑贵妃的医院宣布福王为储君。

  至于太子朱常洛为何失去储君的地位,这点儿事情自然难不倒舞文弄墨的礼部官员,随随便便就能列出朱常洛“二十大罪状”来,想要废了他储君的位子轻而易举。

  由于礼部迟迟不能就册封郑贵妃为皇后以及福王的登基大典两件大事拿出主意来,因此第二天上午郑贵妃召集了万历皇帝任命的辅臣到坤宁宫议事。

  与此同时,郑贵妃下了懿旨,让锦衣卫北镇抚司把跪在午门前声援太子登基的文官抓进了诏狱,这些文官以杨涟等东林党的官员为,在午门前叩的时候把额头都磕破了,使得现场的亲军士兵纷纷报以同情的目光。

  本来进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后杨涟等人肯定要吃些苦头,可因为临近新帝登基同时又是万历皇帝的丧期,再加上杨涟等人并没有触犯什么刑法属于******的范畴,故而狱卒把他们往牢房里一扔就不再理会,免去了皮肉之苦。

  在万历皇帝御命的辅臣中,英国公并没有出现,按照武威侯张广的说法是身体有恙无法进宫,郑贵妃也体贴地没有追究此事。

  福王也出现在坤宁宫里,郑贵妃的目的非常简单和直接,那就是明天举行她的皇后册封典礼和福王登基大典。

  为此,郑贵妃拿出了一道由张翰写出的奏章,上面列出了太子朱常洛的十五大罪状,条条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以此来证明太子不适合当储君。

  虽然拿出了那道奏章,但是郑贵妃并没有给辅臣们提问质疑的机会,然后迅结束了这场会面,让辅臣们通知京城各大衙门五品以上的官员明天进宫参加典礼。

  按理说无论是皇后的册封仪式还是新帝的登基大典都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并且这两个典礼是分开单独进行的。

  不过,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郑贵妃决定把这两个典礼在同一天举行,为了确保福王登基大典能够风光进行,那么册封她为皇后的典礼就要一切从简了,对此她并不介意。

  一旦明天的两个典礼顺利进行,那么郑贵妃将开创古代封建王朝的一个记录,那就是在册封为皇后的同一天晋升为太后,虽然成为皇后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对她而言能让福王登基已经非常值得,也算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李宏宇面无表情地跟着辅臣们离开了坤宁宫,心情显得异常沉重,郑贵妃之所以如此着急地推福王继承皇位很显然是避免生意外的波折,太子是否能力挽狂澜就在明天。

  可太子有什么助力呢?李宏宇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本来太子在京城最大的依仗是张惟贤,可惜张惟贤中了福王的圈套身陷囹圄不知所踪,勋贵集团在张广的率领下或自愿或被迫加入了福王的阵营。

  虽然太子是皇权继承的正统,有文官集团的支持,可这可是改朝换代需要军力作为支持,这就使得文官集团的支持显得有些无关痛痒。

  再加上随着福王在夺嫡之战中占据了优势,文官集团内部也生了分裂,太子难以依仗他们,杨涟等人可是连午门都进不去,现在还被打进了大牢。

  因此,李宏宇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山海关的新军,或许这是太子唯一的希望。

  一想到新军李宏宇的眼前就浮现出了赵欣的影像,心中随之一沉,现在已经过去了那么长时间可还没有赵欣的消息,这使得他不得不担心赵欣的安危。

  而且,就算赵欣现在把新军调来恐怕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因为明天就是册封皇后的典礼以及新帝登基大典,因此郑贵妃肯定会在今天下令紧闭京城的城门,直到登基大典结束。

  这意味着即便是赵欣把新军调来也无法进入京城,新军即便是再能打也对城高墙厚的京城束手无策。

  换句话来说,除非生奇迹,否则太子将无法挽回劣势,李宏宇这也算是对万历皇帝尽了忠,他已经全力在帮太子,要怪的话只能怪新军没能及时从山海关赶来相助。

  .。都来读m.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