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天空之城五_中国异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互补;上了岁数的老人常对手脚冰凉的女人“结了婚就好了”也是这个原因。

  “气驻心经,相由心生”,夫妻相处久了,气质、相貌会越来越相似,俗称“夫妻脸”,其实是阴阳二气互调循环起的作用。

  想到这一层,多少能解释我们不明白的地方。

  然而分析了半,对实际任务并没有多少推动作用。我脑浆快转成一坨浆糊了:“月公公,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还是直奔保俶塔得了。”

  月饼继续写写画画:“我总觉得还有什么东西很熟悉,一时想不起来。”

  我在石凳子坐了大半,冻得肚子都疼了,索性起身活动胳膊腿儿:“守着个像鼎一样的西湖,浪费这精气神儿,何必呢?动手吧!”

  月饼“啪”摁断了圆珠笔尖,几步跑到岸边,两只手摆成相机方框形状,遥对西湖景物比划,嘴里不停念着“鼎”。

  “南晓楼,我明白了!”月饼打了个响指,“不是雷峰塔,不是保俶塔,是那里!”

  “靠谱么?”我提心吊胆解着缆绳,好在冬夜西湖游人寥寥,没人注意。

  月饼跳上船,向湖心三座石塔划去:“问题不大。”

  三座石塔品字形竖在湖中,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顶恶刻着一个石葫芦。我怎么也想不到,“西湖十景”最着名的“三潭印月”,原本是标示水域界限,测淤泥深浅的三座石塔,居然是炼蛊鼎里的蛊居!

  我随口了句“西湖像鼎”,给了月饼重要提示。蛊族炼蛊需要器皿,大多以木、石打制成鼎,内置三个空心石瓶作为蛊虫居所,蛊鼎首尾各有两根用来收排蛊料的塔管。炼蛊时将蛊虫放入蛊居,根据用途从顶端塔管注入不同的液体(活水、死水、阳水、阴水、尸水、无根水、血液),毛发、各味药材,炼制七从尾端塔管排放废弃蛊液和经不住蛊料药力炼制死亡的蛊虫残体,反复循环七七四十九成蛊。

  最高明的炼蛊人不需要蛊虫,而是把蛊虫炼化成蛊气吸入体内,发挥蛊的功效,也就是蛊术中极为罕见的“气蛊”。

  蛊鼎的大决定了蛊效,以“1:49”为计算方式。简单来,一尺大的蛊鼎产生的蛊有49功效。如果西湖真的是一个巨型炼蛊鼎,那么蛊气功效的时间简直就是文数字,难怪临安千年来一直是财气两通的格局。

  更坚定这个判断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建塔之饶名字也在异徒行者的族谱里。

  眼看第一座石塔越来越近,形状极像月饼描述的蛊居,我不由佩服古人对堪舆格局的精通,居然利用了西湖先形状,山上立两塔,水中置三塔,制成了如此精妙的然炼蛊鼎。

  “心点,见机行事。”月饼用缆绳打了个活结套中第一根石塔,“不准塔里还有什么东西。”

  我倒不以为然,临安的蛊气万八千年用不完,估计早就没人往塔里放蛊虫了。

  想是这么想,但不敢大意,月饼拽着缆绳慢慢靠近石塔。我握着军刀,手心满是汗水,生怕石塔圆洞里面冷不丁冒出个什么把我拖进水,那就真成了“西湖的水,我的泪”。

  靠着石塔停了船,月饼敲着石壁,回声“咚咚”,没什么异状,我多少松了口气。

  “南瓜,商量个事儿。”月饼笑得很狡猾。

  我一看准没好事:“你丫别想让我跳湖研究塔底有没有阵法布局。”

  “这倒不是,”月饼摸出军刀递我手里,“我的血有蛊气,里面有蛊虫可能会产生排斥。你的血纯,蛊虫如果还活着,能把它激醒,然后我做了它。”

  “月无华!”我咬咬牙对着食指划了一刀,疼得心颤,“需不需要赶明儿我抽个200cc的血防瓶子里供您随时备用?”

  月饼舔了舔嘴唇,活脱脱吸血鬼的模样:“别浪费了,快放血进去。”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