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西夏死书十二_中国异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刀扒开烧得松酥的干土,埋在坑里的叫花鸡烤得焦黑,冒着丝丝热气。我敲开泥壳,羽毛纷纷脱落,羊脂玉般洁白的鸡肉冒着油,奇香扑鼻。

  我使劲咽着口水,准备用军刀挑起蓝马鸡,放进雪里祛热。这种吃法不但能保住鸡肉鲜嫩,更能收住鸡油,吃起来不油腻。

  谁曾想,刚把蓝马鸡挑起来,发现鸡身下面挂着十多条毛茸茸的东西。我借着火光一看,竟然是一群手指长短、色彩斑斓的蜈蚣,死死咬住鸡肉,早被烤得透红,半边鸡身子透着翠绿色。

  我想起《神雕侠侣》讲述“杨过在华山遇到洪七公用公鸡钓蜈蚣”的桥段,大为恼火!

  怎么就偏偏忘记了“鸡和蜈蚣相克”这茬儿?早知道在坑里倒瓶二锅头,好歹能防住蜈蚣。

  眼瞅着好端赌鸡肉沾了蜈蚣毒,彻底不能吃了,白白忙活了好半。我越琢磨越不是滋味,把鸡一扔,喝闷酒消气。

  月饼扒拉着鸡肉,扯下一条蜈蚣凑在鼻尖闻了闻,捏开蜈蚣壳子,捻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研究着。

  我见蜈蚣肉还透着些许青色,没好气地嘟囔:“月公公,蜈蚣的毒液没吐干净,被火烤进肉里,压根儿吃不得。”

  “啪!”月饼把蜈蚣捏得稀烂,盯着远处的山谷:“我知道死人坑是怎么回事了!”

  贺兰山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诡异传闻,位于燕子梁的死人坑传闻尤为诡异。

  燕子梁因燕雀群聚而得名,每至春夏之交,山燕南归,栖聚梁上,呢喃之声不绝于耳。传有兄弟二人,自山后至此,见群燕纷飞,上下穿行,无可尽数。遂心生歹意,毁燕窝,取幼雏贩商。惹得群燕愤怒,一齐冲向二人,啄眼毁容。俩兄弟急不择路,坠入深渊,其尸肉虎狼不食,腐臭冲,群燕遂弃窠远去,再不复返。燕子梁后的深谷中,至今尚有白骨两具,人称“死人坑”。

  这个传,我和月饼讨论过。月饼在死人坑出现那种奇怪的状态,很有可能和死人坑的格局有关。

  这事儿起来还有些讲究。

  燕子古称“紫燕”,是很具灵性的鸟类。飞入家中寓意为“紫气东来”,若是在屋檐筑巢产幼燕,更影人丁兴旺、阖家团圆”的法。北方影燕子不进恶人家”、“打燕子瞎眼睛”的俗语。

  燕子梁原本应是贺兰山格局绝佳之地。坏就坏在那俩兄弟杀燕牟利,被群燕啄瞎了眼摔死在山谷。世间万物阴阳相克,相辅相生,但凡格局绝佳的地方,邻近必有凶恶之地。古代望气士寻穴择墓,必先用阵法镇气,方能建墓穴。否则遇到洪水、泥流、地震、塌方等灾,很有可能吉凶互转。

  这也是土夫子遇到凶穴的原因之一。

  俩兄弟死于山谷,由传推断,此山谷堪舆凶恶,不定还有什么然形成“五行相克”的树石,导致尸肉极阴,怨气深重,积尸气四溢,把燕群熏走,坏了燕子梁的格局。

  常人误入这种地方,会眼生幻象,心魔作祟,不知身在何处。明明只有一条路,走来走去始终在原地兜圈子,轻则精疲力竭晕倒,重则尸气入体,横死于此,民间称之为“鬼打脚”。

  我们原本计划到了死人坑,看明白周遭格局,摆阵法散了积尸气,再进谷搜寻任务线索。可是月饼这么一,我反倒弄不明白了。

  难不成那兄弟俩生前也是吃货,死后成了饿死鬼?整只鸡、捎瓶酒,扔进去给他们打打牙祭,酒足饭饱了,就给我们放行了?

  “我不如你那么懂格局堪舆,但是在死人坑的感觉并不像是鬼打脚,倒像是有什么东西暗中作祟。”月饼兴奋地搓着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蛊术科普课。

  蛊术分病蛊、药蛊两种。病蛊以五毒做原料,放入蛊鼎相斗,最后活下来的那只蛊虫,根据特性制作不同类型的蛊。

  蛊族称蜈蚣为“迷虫子”,专门用来制作“惑蛊”。原因是蜈蚣有种特殊的腥臭气。年数少的蜈蚣产生臭气能熏眼刺鼻,驱逐敌;年数大的蜈蚣产生臭气能麻痹神经,产生幻觉。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