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六章 你问我传统文化是什么?_从天后演唱会出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了年纪的人。

  “五世请缨啊,不知道唱哪一段。”

  网络上,不少年轻人为了看明白这个节目,特意抓紧时间查了一下,了解了这个戏曲的大致内容。

  好在杨家将的故事,大家都熟悉。

  很快就明白了大致情节。

  但是也有人表示担心:“从没听过豫剧,感觉听不下去。”

  这个时候,舞台上,那位叫汪凤琴的名家已经上台,她身着戏服,手持拐杖,正是大家印象中的佘太君。

  而她身后,也跟着一队身着戏服的女子。

  一个个伴舞从舞台两侧鱼贯而出,手里举着大红灯笼,围成一圈。

  舞台上俨然已变成了红色的海洋。

  煞是喜庆。

  无论是台下的票友,还是电视机前的戏曲爱好者,看到这场面,当时就懂了:“我知道了,这是一家人欢天喜地那一段。”

  “对对对,应该是这一段,这一段好得很,喜庆呢!”

  对于戏曲发烧友来说,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喜欢的戏曲那是很快乐的。

  年轻人们也做好了准备了。

  欣赏一下这个豫剧选段。

  舞台上,锣鼓声已经响起,很是欢快。

  “一家人,欢天喜地——咦呀~”这是伴奏声出来的。

  是好几个人的声音。

  类似于合唱,所以声音不高。

  电脑前,有的年轻人以手抚额:“嗯,我果然还是欣赏不来的。”

  而就在这时,佘太君在大家的搀扶下走上前台:“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

  好家伙,名家一开口,就知有没有。

  什么叫艺术?

  艺术就是你不是行家,也能把你镇住!

  汪凤琴老师的声音太脆了,太亮了!

  敲冰戛玉!

  豫剧的特点本是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

  简单地说,就是你听得清清楚楚,听完之后还觉得心里痛快。

  电脑前那刚才还说欣赏不来戏曲的人眼睛亮了。

  “这得是高音了吧这个?”

  更别提电视机前的老年人。

  “汪凤琴,还是那个味道!”

  舞台上,汪老师的表演还在继续:

  “佘太君我穿宅越院来到前厅,众儿孙为我把寿诞庆,一个个膝下承欢满面春风……”

  “年少人盼的是立功边境,年老人我喜的是啊一门忠贞……”

  因为通过电视剧等题材,大家对杨家将的故事很熟悉,所以知道,这唱的是杨府一门忠烈的故事。

  所以还真是听的有滋有味。

  很快,这段戏曲唱完了,很多老年人意犹未尽。

  年轻人也有的在赞叹:“确实唱得好啊!”

  就在汪凤琴老师唱完之后,大家都以为主持人要上台的时候。

  主持人没有上台。

  而舞台上的灯光则缓缓地暗了下去。

  “从古代的边境士兵,到今天的戍边战士,无数青年把青春奉献给了边境,用生命铸就了界碑。千年之前,千年之后,如此相似。”

  “接下来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