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章 莫问归期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莫问归期

  诸葛玄离去之后,诸葛亮看着沈晨的目光顿时就变得不同了些。

  他确实聪慧,但归根到底,还是个十三岁的少年。

  因为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再加上所得信息不对称,对于所谓的天下大势,远没有认清楚。

  甚至他连袁术和刘繇之间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

  毕竟半年前他窝在泰山山坳里,那里消息封闭堵塞,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问诸葛亮什么隆中对,什么天下三分,他估计以为你得了失心疯,用关爱弱智的眼神看你。

  而比他小几岁的沈晨这个时候居然在叔父诸葛玄面前针砭时政,谈论起国家大事口若悬河,还说得很有道理,顿时让诸葛亮觉得有些自惭形秽。

  因为叔父之所以想留在豫章,并不是贪图这两千石太守之位,而是想在这乱世当中能为诸葛家寻一块立足之地。

  可他却帮不上什么忙,而沈晨却可以为叔父出主意,这让诸葛亮觉得很不好意思。

  “兄长这是?”

  见诸葛亮一直盯着他,沈晨有些纳闷。

  诸葛亮不爱撒谎,坦然道:“叔父心有烦闷,我不能相助,贤弟却可以,让我觉得自己很无能。”

  沈晨笑了起来:“并非兄长无能,只是因为兄长以前待在山中,不知道外界情况。而我长于乡亭道路间,时常听来往之人聊起天下大事,自然有所感悟。”

  “是这样吗?”

  诸葛亮还是有些自我怀疑。

  “自然如此,兄可曾闻夜郎自大?我并非是说兄为夜郎,只是说孔子周游列国而方有儒家,甘英穷临西海而知天地之大。”

  沈晨便笑着说道:“出去行走才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得到的信息越多,才能够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兄长离家不久,自然不知道大汉现今的具体情况,无法做出判断也是正常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诸葛亮喃喃自语道:“看来我也不应该整日在家中看书,而应该多出去走走,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时常去思考它们的变化,才能够有所作为。”

  “正是。”

  沈晨点点头表示赞赏,在古代社会,消息封闭信息来源很差,如果不出去走动走动,多了解外面的情况,整天在家里闭门造车,其实是很难干出什么大事的,所以他也很支持诸葛亮这么想。

  “唉。”

  诸葛亮叹了口气,说道:“可惜贤弟明日就要走了,贤弟知道外面很多事情,我多希望能够天天跟贤弟在一起,好知道现在天下是个什么情况。”

  沈晨说道:“无妨的,正如我之前所说,朝廷派朱皓来豫章,袁术不会出兵相助,到时候伯父大人与朱皓交接之后,也很快会去荆州。我们兄弟二人也很快会有相遇的那一天,最迟明年便可,君若有心,莫问归期。”

  “莫问归期吗?”

  诸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