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9章 阴差阳错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89章阴差阳错

  孟达所部的五千上庸郡兵,是这近十年的时间里,孟达精心积累下来的精锐部队。

  虽然说,以孟达的官职和身份,他可以蓄养的精锐部曲名额只有三百人,但孟达毕竟久居上庸,人脉和威望还是不小的,本人也不缺谋略手段,在一郡之地依靠能力和威望,整理出一支愿意听从他指挥的军队,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加上,东三郡的镇守将军,是寇封。

  寇封这个人呢,武将出身,做事习惯大大咧咧,他在东三郡镇守,基本只抓大方向,细节方面都是交给董允去处理的。

  但董允更多的还是帮着寇封处理政务居多,军务上的事情董允插手的很少,再加上最近的五六年,董允被诸葛亮调回了朝廷任职,这就给了孟达在东三郡上下其手的机会。

  不过呢,因为这个时候大汉都已经打回河洛地区了,东三郡都算是后方了,局势已经相当的稳定,孟达自然也不可能跟历史上那样反复横跳.这时候反复横跳的话,就算手里有五千人,寇封都能轻易灭了他。

  所以孟达的小心思,也就仅限于收拢一些愿意跟随自己的将士,凑了五千余人,一边给最好的待遇拉拢人心,一边积极操练士卒,等待着自己再次崛起的机会。

  严格说起来,孟达麾下的这五千人,单论兵员和组织能力,其实真的比一般的郡兵要强上不少,而这也是孟达能带领这些士卒,用七天时间从南阳赶到伊阙关的凭仗。

  只是,赶到是赶到了,可孟达依然不敢正面对魏军发起进攻。

  这一路上,孟达一直在催促着士卒赶路,靠着自己的威望和个人的统兵能力,勉强能维持住行军队形,可士卒的体能,基本已经抵达极限了。

  原本孟达的打算,就是拼尽一切代价赶到伊阙关,然后在伊阙关让士卒们休整,等待大部队的到来可刚到伊阙关,就发现魏军在强攻。

  其实孟达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趁着魏军对后方来敌没有防备,直接发动进攻。

  五千人对阵两万人,双方摆开阵型一对一,那孟达肯定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但五千人突然出现在两万人身后,趁着敌军没有防备突然发动进攻,哪怕领军的主帅是司马懿,也是无法扛住五千人的突袭的。

  所以,其实司马懿在得到斥候报告说,自己身后三十里出现大量蜀军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直接撤军了。

  恋战不撤,前进不得,后方再被人击破,那后果就很严重了。

  孟达知道这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但,孟达更加清楚,就现在自己麾下的这五千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士卒已经精疲力尽了,再强行发动进攻,很有可能根本无法撼动魏军的后军防守,这要是再被魏军看破自己的虚实,来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