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战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8章太行官道战

  秦朗率领三万士卒,从河东郡兵分两路,一路骑兵集团走官道,一路步兵穿越王屋山,快速驰援河内郡。

  这个主意,还真的不是秦朗想出来的。

  秦朗一开始的想法,确实跟张溪所预料的那样,是打算集结三万士卒一起走官道,从太行山入河内郡的。

  理由很简单,秦朗没有想的那么多,而且从统军作战的角度来讲,骑兵和步兵一同行军,兵种配置更为合理,遇到蜀贼拦路的话,突破甚至击溃蜀贼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但,秦朗出发前,司马师专门来找了一趟他,跟他认真的分析和商议了如今河内郡的情况。

  其他的其实没有说太多,就是着重强调了一点,河内郡蜀贼的统帅,叫张溪。

  秦朗并没有跟张溪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手过,他对张溪的名声自然是知道的,但对张溪的实际能力,却没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但,司马师领教过孟津渡一战,司马师在战略布局上完全被张溪压制了,而在战术上,只有河心州一战侥幸讨了一些便宜。

  所以,司马师是无法理解秦朗这么大摇大摆的领兵去支援河内郡的做法的.这到底是领兵去支援夏侯霸的,还是去送人头的?!

  经过司马师的再三劝说和分析,秦朗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司马师的建议,选用了这样的进兵方式。

  秦朗这个人吧,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什么架子,不会刚愎自用,简单来说就是——他听劝。

  虽然秦朗也知道司马师的这个“河东大捷”是怎么一回事,但秦朗并没有因此对司马师的能力有什么误解。

  而且秦朗这次去河内,是要去替换夏侯霸守温县的,而温县,是司马氏的老家。

  司马师在什么地方坑人,都不会拿自己家乡和家人的安危坑人,他给出的这个建议,肯定是能更好的保住温县的建议。

  按照司马师的说法,骑兵绕道,步兵钻山,分兵两路进入河内郡的话,这种进军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减轻温县防守压力的方式,比只从一路走,给张溪提供重点防御的行军方式要高效的多。

  秦朗想了很久,也觉得司马师的这个行军方式更加合理毕竟自己即将面对的,是天下名将张溪。

  所以,秦朗做出了改变,派遣戴陵为主将,韩荣为副将,率一万骑兵出太行山官道。

  自己亲率两万步卒,以裴潜为参军,领兵出王屋山道。

  两路齐进,进入河内郡。

  戴陵率领骑兵速度快,虽然是绕路了一趟并州,但终究还是比秦朗的本部兵马先一步抵达了太行山官道的出口。

  这一路上,戴陵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作为曹真留下来的亲信班底,戴陵被曹真留在了河东辅佐秦朗,并且在官职上,还是有所提升的。

  如今的戴陵,已经是后将军了。

  只是吧,这个后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