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找错人了吧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找错人了吧

  诸葛亮和周瑜、鲁肃两人扯了老半天,后知后觉的张溪终于明白了,这些人到底在扯什么了。

  他们在扯,孙刘联盟的这个盟约,到底以谁为主,又是谁应该占据主导位置,谁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这个事关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肯定要好好的掰扯一下的。

  如果曹操赢了,那这个盟约自然毫无意义,但如果曹操败了,这个盟约的制定,就会显得非常重要的。

  诸葛亮从一开始跟周瑜争论刘备是求救还是结盟,目的就是这个。

  一旦让周瑜认定刘备是来求救的,那么战后救命之恩你得还吧,到时候江东就可以一口气吞下最大的战果,给刘备留点边角料都可以说是自己仁义待人,不亏待盟友了。

  诸葛亮肯定不能同意这个条件啊,所以他坚持刘备有一战之力,双方是结盟,不是刘备势穷投靠。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诸葛亮和周瑜都心知肚明,对方肯定是要抗曹的,不可能会选择投降。

  那么对两个人来说,当下最重要的,当时敲定关于孙刘联盟的细节咯。

  本来两个人扯来扯去,互不让步谁知道张溪突然抓住了周瑜话语中的一处不妥,说了那么多的狠话。

  说真的,这个也不能怪张溪,毕竟张溪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这种舌战谈判的经验,而且诸葛亮在事前也没有跟张溪交代这方面的事情,张溪真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而且张溪本来就觉得《三国演义》里这段描写很迷,周瑜作为孙策的死党,也是第一个支持孙权,带领淮泗集团对孙权行臣子礼的人,他不可能会降曹的。

  《三国演义》里非要安排文臣武将连番试探,最后还要被诸葛亮激的下定决心.这样能突出周瑜什么样的特质么?!

  所以张溪看着周瑜和诸葛亮在刘备是不是求救的问题上纠结来纠结去的,实在有点忍不住,有这样的时间,互相坦诚一点,商量破敌不好么?!

  周瑜也是一时失言,结果让张溪给抓住了一顿喷,喷的周瑜也是心里不好受。

  虽然是用来讨价还价的,但是他说出孙权降曹可以获得封侯之位,这话他真的不该说。

  一者对不起一直信任他的孙权,二者对不起已经去世的孙策.真的有点忘恩负义的意思了。

  所以周瑜认真地对张溪道了谢,谢谢他帮自己指出了这个失言。

  但是该争取的还得继续争取,周瑜不追究刘备是不是求救,但转眼又说跟刘备结盟,刘备根本帮不上忙。

  而这个时候,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显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了.这亏得是周公瑾雅量高致,换个人,说不定让那个张元长一番话,就把孙刘联盟给毁了。

  张溪也是后知后觉的察觉到自己差点坏事,当下不敢再说话,看着诸葛亮,鲁肃,周瑜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