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8章 更改战略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8章更改战略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司马懿最后还是决定,不经请示朝廷,采用自己的后手策略。

  一方面,现在的局势,让司马懿实在等不起朝廷的来回扯皮,以及天子的诏命。

  另一方面作为兖州之战的最高指挥官,司马懿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担当,来做出最符合前线战况的战略变更。

  司马懿是老狐狸,也有野心,但实话实说,他同样也会一个有担当的人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司马懿的野心还没有发酵的空间,他依然还是一个大魏忠臣。

  所以,司马懿虽然明知道自己就算最后守住了黄河南岸的兖州地区,回朝后也会被问责,而且责任不小他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因为这是司马懿能想到的,最大程度上保证主力军队不失,同时有最大把握能守卫住一部分兖州的策略。

  下了决断后,司马懿不会再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只会围绕着这个战略来做出指挥和安排。

  比如说曹爽又来逼逼叨叨,直接被司马懿给怼回去了。

  曹爽当然不会同意司马懿擅自改变战略,而且这次,曹爽还真的不是出于私心,他是真的觉得司马懿选择弃守陈留,退守东郡的做法,过于保守了。

  是,雍丘战事是有点紧张,但并不是守不住了啊.在这种情况下弃守陈留,太过于草率了。

  再这么一路退下去,大魏恐怕就要失守整个兖州了。

  再一个,曹爽同样很清楚,司马懿这么做,朝廷并不知情,而且即使知情,也不会轻易同意。

  所以,这个时候,曹爽这个护军要站出来反对,不仅仅是他反对这个战略,同样也是他的职责。

  可司马懿告诉曹爽,这是他作为前线主帅做出的决断。

  要么,曹爽上奏朝廷,然后请出诏书,剥夺自己的兵权和指挥权,要么,就听命行事。

  毕竟,现在是战时,军中只能有一个声音。

  曹爽最终还是没有那个底气和魄力当场剥夺司马懿的军权,他只能是选择暂时闭嘴,但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写奏折,把这个事情上报给天子,请求天子决断。

  司马懿现在可没空再来跟曹爽扯皮,他开始围绕着自己的新战略,做出战术调整。

  首先,司马懿派人去给定陶的贾逵传信,让他弃守定陶,领军北上,进攻东郡郡治濮阳。

  根据郭淮送来的军报上的描述,蜀贼方面在延津到酸枣一线,集结了三万余人的兵力而比对早期的东郡战报,司马懿敏锐的发现,蜀贼基本没有在濮阳和东阿留下多少兵力防守。

  这两个地方加起来的总兵力,应该不会超过五千人。

  因此,司马懿需要贾逵在弃守定陶后,率领一万五千人北上强攻濮阳,收复这个东郡重镇,并且联通东阿和泰山郡,就地建立起防线。

  其次,延津和酸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