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3章 撤军方案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3章撤军方案

  姜维给魏延提了一个醒——与其纠结于猜测魏军的战略意图,倒不如想想咱们现在的实际问题。

  时间,对魏延等三人来说,可不太友好。

  魏延经过姜维这一提醒,顿时也反应了过来。

  手头的情报不足,再怎么去推测徐庶那边的战事成败都没有意义,立足于现实,才是现在魏延最应该做的事情。

  很显然,现在魏军已经占据了濮阳,如果延津那边的蒋济再主动出兵前往酸枣那就基本可以确定,封丘方面肯定也会有魏军大军过来。

  这就是一个针对魏延率领的大汉禁军的包围网。

  现在魏延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撤兵的问题了。

  当然,魏延也可以选择在延津的蒋济领兵支援酸枣前,强攻酸枣,在攻下酸枣后据守.但这么做的风险,太高了。

  第一,延津距离酸枣太近了,领兵来援不过是两三天的路程,哪怕大汉禁军的战斗力强,也不可能一面攻城,一面完全挡住蒋济带来的援兵。

  只要让蒋济想办法往酸枣城内送进去五千人,那以郭淮的能力,他再守个十天半个月都不成问题。

  而如果司马懿真的领兵到了封丘,从封丘过来包抄围堵,用不了十天时间。

  换句话说,魏延只要不能在三天的时间内攻破酸枣,那么等待他的,就是被魏军合围的下场。

  第二,现实的情况,不允许魏延去赌这种战法。

  如果说,徐庶那边是战事顺利,逼得司马懿不得不后撤到东郡,那么魏延采取强攻酸枣据守的策略,还能说是中心开花的战术,配合徐庶的追击军队,一起围歼司马懿。

  但如果徐庶那边是因为战事不顺,已经被司马懿击退了.那魏延强攻酸枣,或者就地困守,不过是瓮中之鳖,逃都没地方可逃。

  魏延不可能去赌这一半对一半的可能性,而代价却是他和麾下三万士卒全军覆没。

  因此,魏延不得不放弃就地坚守或者强攻酸枣的计划,转而只能选择突围的计划。

  毕竟,相对来说,突围虽然可能会导致这次孤军深入的作战失败,但至少可以保全自身实力,全军覆没的风险更低一点。

  只是,突围的方向,选择在哪里更加合适呢?!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自然是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往白马渡口的方向撤退就是了。

  但问题是,白马渡口正好在濮阳西北方向,魏军反攻濮阳得手后,未必不会往白马渡口进军,占领这里。

  而在白马渡口,黄权的水军士卒只有三千余人,战船不过四十艘先不说黄权能不能守住白马渡口,就算能守住,以现在黄权水军的运力,要运走三万人回孟津渡口,至少要十天。

  来的时候,司马懿主力大军都在兖州西南,魏延有足够的时间等黄权慢慢运人过来集结,可现在撤退的时候,十天时间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