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1章 治理地方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治理地方

  曹操攻取汉中后,引军北还,退返邺城,准备称王。

  而刘备方面,则是谨守关隘,发展生产,尽快的收拢益州人心。

  至于张溪张溪是在建安十九年的九月,领兵回到的巴东郡,然后按照成都方面传来的指示,开始对境内的农业设施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

  益州这地方,再次强调一遍,真的是好地方。

  从秦灭巴蜀两国开始,秦国就对巴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而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更是直接造出了一个成都平原,硬生生的把巴蜀之地从不毛之地打造成了天府之国。

  刘邦就是靠着巴蜀之地的支持,成就了帝业,这也是诸葛亮这么看重益州的关键。

  但刘焉父子.嗯,刘焉其实还好点,主要是刘璋。

  刘璋在位,纵容世家豪强不法,大肆兼并土地,对于这些要花大价钱去维护的水利设备却根本不管不顾。

  而世家们呢,虽然兼并了不少的土地,但对这些要花大价钱的水利设施,也不想自己出钱,就等着刘璋出钱来修。

  刘璋表示,我逐甘宁,平赵匙,打了这么久的仗,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接着奏乐,接着舞!!!

  所以,这么多年来,水利设施根本无人维护,很多都年久失修了。

  一直到刘备入蜀,诸葛亮休养生息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专门主持都江堰的修复工作。

  而各郡县,也需要对自己辖区内的水利设施做一个排查,该修的就要修。

  巴东郡内的水利设施嘛真不巧,巴东这地方,虽然守着长江,但真没啥水利设施。

  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后世重庆一带,发展起来靠的是地处三江交汇的地理条件,这地方从来不是粮食高产地。

  实在是因为这部分长江的水文条件太复杂,高低落差太大.建水利发电站倒是合适,灌溉这事儿,真不合适。

  再说这年头也没有在这种水文复杂条件的地方,建立水坝的技术啊。

  所以,巴东郡的水利灌溉设施,从来不靠长江,而是集中在几条汇入长江的小支流上面。

  比如梅溪河,小江,巫水—盐水.最后这个其实就是后世大家所熟知的大宁河。

  梅溪河和小江的水流相对平坦一些,基本是引流灌溉用的,所以巴东郡的西部,基本就是巴东郡的产粮地,包括了羊渠县,汉丰县,朐忍县在内。

  所以张溪当时才会在汉丰县大动干戈。

  本来就不是盛产粮食的地方,唯一能产粮的西部三县,可是关系到整个巴东郡的安危的。

  不上火不行。

  而东部的三县,鱼复是郡治。

  鱼复这地方,在西汉末年的时候,蜀地割据势力公孙述觉得这地方地势险要,而且当时巴蜀又有天子之气的传闻,所以公孙述在这里建城,称为白帝城。

  但因为后来是刘秀一统天下嘛,这个白帝城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