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9章 经济作物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经济作物

  送走了自己的弟子和关银屏后,张溪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但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需要张溪这个庲降都督去做。

  南中这地方,矿产分布还是丰富的,但那是世家大族需要去考虑的事情,矿产可不能当饭吃。

  正常的百姓需要考虑的,还是日常生活,吃喝拉撒。

  其中吃最重要。

  说白了,就是需要有足够让百姓能够生存的粮食。

  而这点,南中这个区域,其实并不满足条件的。

  南中这地方,包括了后世的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四川西南部山区,以及广西的一小部分。

  这几个地方,除了建宁郡,也就是后世昆明那块平原地区,基本就没有多少可耕地面积。

  这里面既有南中地形因素,也有开发不成熟的因素.很多可耕种的平原因为受限于开发度和人力,目前依然是处于一片荒芜或者沼泽田地的状态。

  而南中这地方的种植物,即使在后世,也不过三种。

  产量最大的是小麦,其次是玉米,最后是稻谷。

  而这个时代,小麦虽然有种植,但麦饭不好吃,谁也不会多种,玉米这个东西还在南美洲躺着呢,只有产量不算太高的稻米,是这个时代南中百姓种植的主流。

  按照张溪的记忆中,南中的农业分布好像就是这样的。

  所以啊,张溪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好像还是得把馒头和面条给弄出来。

  当初在新野弄的那个,顶多算尝个鲜,但现在,为了让南中百姓能够过上不缺粮食的日子,不仅要鼓励南中百姓大面积种植小麦,同时还得把一整套的磨面工具和食物给整出来。

  所以,张溪打算盗版诸葛亮的馒头,以及面条。

  其实难度真的不大。

  当初在新野,张溪要搞出一个石磨来都挺困难,但现在,这就是一个构思和一句话吩咐的事儿.地位和权利不同了,能做的事情也就不同了。

  而且南中这地方,尤其是牂牁郡,绝对不缺石头,也不缺石匠。

  有了石磨,张溪甚至开始琢磨起,是不是可以把后世云南的传统美食,过桥米线给整出来。

  但也就是想想,只要想到米线的成分和做法,张溪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没有玉米面,你根本做不出米线来。

  再一个,这年头哪有这么多油给你搞过桥米线?!

  说到油啊南中有油,但那是桐油。

  虽然在军事上有很大的作用,但并不能用来吃。

  而食用油耕地都不够用呢,谁没事儿种大豆啊,豆油自然也就少之又少了。

  所以啊,张溪就很好奇,后世著名的云南米线,到底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别的不说,那么多的油,从哪儿搞来的?!

  纯靠蓄养牛马的动物脂肪么?!

  张溪非常不解,一直到他在四月下旬的时候,在味县城外,看到了漫山遍野黄橙橙的油菜花。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