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4章 巡视地方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4章巡视地方

  经过张溪和诸葛亮的一顿组合拳之后,南中和蜀中的世家们,总算是在蔗糖这件事情上,达成了利益一致。

  蜀中世家有粮,但他们的人力资源大部分都投入到刚刚分配好的铜矿开采上去了,临时再分出人力来南中种甘蔗,心有余而力不足。

  建宁四大姓手里没粮,核心区域内也不是太适合种植甘蔗,但他们在夷人中有极高的声望,即使在永昌和云南两郡也是一样,他们可以想办法劝说山中的夷人们出山,来种植园种甘蔗。

  而王氏和吕氏是地头蛇,不仅熟知地方,而且在地方的影响力也不小,想要绕开他们开垦种植园,根本不可能。

  一方有粮无人,一方有人无地,一方有地无粮.三方合作起来,这个南中甘蔗种植园项目,不就可以搞起来了么?!

  而张溪和诸葛亮则表示,你们要开垦山林种植甘蔗我们是不反对的,而且我们还可以把熬制蔗糖的方法告诉你们,但是你们开垦出来的甘蔗种植园这个东西,按照大汉的律法,那也是要交税的。

  倒也不是很高,但毕竟也不是粮食,折中一下,就取二十税一就可以了。

  当然,你们熬制了蔗糖,要是自己用,那就不交税了,但如果是要运输和交易,那就得交商税。

  嗯,考虑到蔗糖这种东西是妥妥的奢侈品,因此征税比较高,五税一,这个没问题吧?!

  至于种植园中的种植户百姓嘛.这个就给你们一点优惠条件吧,人丁税就免了,让百姓减轻一点负担,但你们种植园里的百姓,夷人暂时不管,但汉人哪怕是流民,你们也必须要到官府登记造册,成为自由民,服从官府徭役。

  这个就是张溪和诸葛亮的条件。

  世家们当然对此有意见但不是对农业和人丁徭役有意见,主要是这个商税,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是,糖这个东西这时候是奢侈品,但随着蔗糖的大量产出,以后糖也不是那么少见的.五税一是不是太高了?!

  十税一吧?!

  而诸葛亮和张溪略微的商量了一下,也退了一步,允许十税一的商税,但对于南中种植园的夷人,官府也要介入管辖。

  当然,只是登记,并不是给夷人汉民待遇,因此也不会征收夷人的人丁税,也不会发动夷人的徭役。

  但是呢,这些夷人在种植园耕种满五年后,可以自愿到官府登记为汉民,到时候就要服徭役,但只要继续在种植园种植,也依然可以免除人丁税。

  另外,既然登记了,那么夷人的生死,也必须要这些世家们来保证,可不能跟这时代的无地流民似的,死了随便一埋,连官府都不知道。

  说白了,张溪和诸葛亮就是看上了这些世家手里的流民和夷人人口了。

  而世家们稍微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样虽然限制了大家隐匿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