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0章 预算制度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0章预算制度

  张溪跟刘巴把兵部的预算报告制定过程讲述了一遍以后,刘巴再重新看兵部的结算文书,终于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刘巴第一眼看到兵部的年底结算文书和明年的请款书时,面对这么详细的数据支撑,几乎不需要自己思考,只需要跟自己知道的情况一做对比,下意识的就认可了这两份文书,给出了批示。

  而兵部管辖的事务基本就那么几项,跟户部搭边的也就是募兵制和军械更新淘汰需要花费的费用而已,文书很短,再加上年底刘巴真的很忙,一时间还真的没有从兵部的文书上看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

  但现在一听张溪的解释,回头再看看兵部的文书,顿时觉得,张溪是在用一种不同于现在官场运行方式的新方法,在主持着兵部的事情。

  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儿,每个主官都有自己的治政习惯,有些人喜欢亲力亲为,有些人喜欢任用佐吏,还有人有属于自己的小技巧,可以快速的处理文书这年代的读书人,可不是只会死读书而已,属于自己的经验和办法多的是。

  可张溪的这个新方法,却是提供了一种思路——预算机制。

  干什么事儿,先做好计划,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真正能做到的,基本没有多少人。

  儒家讲究中庸,有些事儿不能太较真,也不能太仔细,不然很容易得罪人的。

  但现在,刘巴却觉得张溪的这个思路和方法很好。

  刘巴是儒家子弟没错,但这个时代是乱世,但凡去追求中庸的话,不是坟头草三米高了,也是真的中庸,只能在家种地了。

  更何况.中书省的那位中书令,虽然也是儒家出身,但擅用的手段,却是法家手段。

  至于尚书省的尚书令.那位的姓氏已经说明了一切,简直比法家还要法家,睚眦必报啊。

  张溪的这一套方法,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必然受到上面两位大佬的赏识。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巴看完兵部的文书后,就再也不想看到这堆脑残的文书了。

  凭啥他一个户部尚书,拿到工部的年底结算文书和来年请款文书,还得替他们工部去核算这些钱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时候要用,要留出多少合适?!

  这应该是工部尚书简雍该干的事儿么?!

  啥,工部尚书简雍就是个挂名的吉祥物?!

  那他手底下的侍郎,各司主事,员外郎们总不能啥事儿都不干吧?!

  凭啥你们就给个名头,剩下的事儿要我这个户部尚书来替你们工部操心?!

  直接把工部的文书打回,重写。

  干完这事儿后,刘巴也没有再处理公务,而是拉着张溪一起,开始写奏章。

  这种做事方法,如果要推广的话,不能只在户部,只有户部这么做的话,反而会造成彼此之间的对接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