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0章 各州情报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0章各州情报

  在了解了关中的最新布防情况后,张溪这趟到褒斜道口的最大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剩下的几天时间,张溪巡视了褒斜道口的诸多营寨,视察军务防备,巡视粮草和军械情况等。

  虽然张溪也相信陈到的治军水准,但有些事儿,该做就得做,不能因为一句信任就放弃自己的职责。

  全部巡视完毕后,张溪带着随从,顺着褒斜道重新返回汉中。

  至于柳隐,他依然还是陈到麾下的参军,张溪并没有要带走他的意思。

  不是张溪没看上柳隐,相反,张溪对柳隐的印象其实非常好。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张溪发现,柳隐这个人,性格内敛,沉稳多谋,而且不仅仅是军事眼光不错,他还有相当出色的治政能力。

  现在褒斜道口守军的所有后勤管理事宜全部是柳隐在负责,理论上柳隐应该会很忙,但柳隐却依然能全程陪同张溪巡视,却不耽误军中运转。

  可见此人处理军务和政务的效率。

  再加上历史上柳隐留下的大名,张溪当然想要提拔重用柳隐但这不是张溪简单一句话的事儿。

  现在的季汉人才选拔制度,虽然依然是察举制和征辟制相结合的方式在进行,但因为朝廷设立了三省六部,这个人才选拔,是归礼部管的事儿。

  地方官员可以按旧例察举人才,地方长官也可以征辟人才,但这里面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上报礼部,人才经过礼部的考察后,再统一上报给中书省,由中书省裁决。

  这是刘备试图加强中央集权,对这个时代的二元君主制挖墙角的做法地方官员依然有察举和征辟人才的权利,但这些人才必须得到中央的认可才能正式任命,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结党坐大。

  因此,张溪想要征辟提拔柳隐,就必须先向礼部推荐,让柳隐去一趟成都,面见礼部的人。

  考虑到礼部尚书许靖年岁太大,上任一年,有半年都是在家养病,也不知道还能挺多久,所以这个人才考核的把关,就是由礼部的左右侍郎来负责。

  而等到柳隐通过人才考核,礼部侍郎会把考核结果呈交给中书令诸葛亮,诸葛亮看过同意后,就交由尚书省的法正,法正转呈吏部的秦宓,让秦宓酌情安排官职。

  虽然流程上是麻烦了点,但这也是分权,而且刘备作为皇帝,在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能插手干预,一旦刘备看中了哪个人才,就可以直接“简拔”。

  这就等于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权利。

  就是得麻烦一下柳隐,先去一趟成都,或者索性等等,等到刘备驾临汉中准备北伐的时候,张溪再当面向刘备推荐。

  柳隐最终选择了后者.陈到对他也算有知遇之恩,柳隐这人重情,想要留下来继续帮陈到,毕竟褒斜道口的重要性,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