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3章 急行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3章急行

  张郃在赶路,急行军的赶路。

  关中局势糜烂,张郃其实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张郃又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发生.他要镇守右扶风,根本走不开。

  右扶风这个位置,非常的重要,他不仅仅是长安的屏障之一,更重要的地方在于,他不仅直面蜀军的上庸地区,还能勾连南阳宛城.一旦张辽那边遇到危险,右扶风还能出兵支援南阳的张辽。

  右扶风,就是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

  上次蜀军北伐,就是从右扶风撕开了一个口子,从右扶风杀入关中,直接接应了蜀军在褒斜道口的进攻军队,导致褒斜道失守,陇山道的魏军后路被断,不得不放弃陇山道撤军,导致陇山道失守的。

  吃过一次亏之后,曹真再也不敢对右扶风的防守有所懈怠,直接把老将张郃安排在这里镇守,不管关中战事多么的吃紧,都没有调动张郃的一兵一卒。

  但如今,随着陈仓道和眉县的相继失守,关中局势即将一片糜烂的时候,曹真也没办法想太多,只能下令,让张郃领兵西进武功县,把右扶风防务,交给原来的守将王经负责。

  而王经这个人吧.他其实能力还行,治政能力还算出色,但军事上嘛,多少还差点意思。

  倒也不是说王经这个人不懂军事,其实他多少还是懂点的。

  要是遇到寇封这样只会进攻三板斧的人,习惯了寇封的进攻节奏后,他还是能有点作用的,起码守卫个地方不成问题。

  上次北伐,王经就是依靠这个,挡住了寇封对右扶风的侵扰,等来了徐晃率领的援军。

  但遇到孟达那种靠头脑打仗,擅长出其不意的人,王经的军事能力就有点不够看了。

  王经的军略,一半来自自身领兵的实践经历,一半来自一些他人诉说,他本人,甚至连兵书都没有看过。

  但这也不怪王经,王经毕竟普通平民出身,连寒门都算不上。

  如果不是王经有个好朋友叫崔林,是清河崔氏的子弟,由崔林负责向朝廷举荐他,他甚至根本没有出仕的机会,更别说成为右扶风守将了。

  因此,王经的军事能力,真的不算太强。

  这点,王经也知道,平民出身的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

  当张郃要领兵前往武功县,王经对此,是表达过一定的担忧的。

  自己有多少能力,王经很清楚,让自己留守当地,面对上庸和南阳两地的蜀军,实在是有些高看自己了。

  而更重要的是,张郃这次出兵支援武功县,是打算把原本驻守在右扶风的大部分士卒全都带走,只给王经留下不到五千郡卒。

  偌大的一个右扶风,五千军卒.撒出去可是连个影子都看不见呐。

  所以啊,王经觉得,曹都督和张老将军,完全是舍弃了右扶风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