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1章柳隐的压力

  张郃在亲卫的搀扶下,一撅一拐,不顾形象的来到前线,认真观察着大昌集内蜀军的防守阵型。

  四百多人的防线,你很难说能摆出什么像样的阵法出来,毕竟人数太少。

  柳隐做的也不稀奇,就是把士卒分成了三块,彼此之间成倒三角的分布,前面两个方阵负责直接防御,后面一个方阵根据实际情况,或策应,或绕击侧翼。

  总而言之,就是争取在局部制造以多打少的机会而已。

  说穿了呢,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战法,跟圆阵有点像,但在策应和援护方面,不如圆阵那么便利,后援的兵力也少了一点。

  这个阵型,是有破绽的,一旦敌军采用两翼侧记的方式,牵制住前两个军阵,然后中军突破,直击后方的军阵,那柳隐的本阵就彻底暴露在危险之中了。

  张郃稍微观察了一下,既察觉到了柳隐在布防中的问题,下意识的就要做出排兵布阵.但随即,张郃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第一个,张郃的兵力经过多次交战,如今也只剩下三百八十人左右了,一时间还真的没法兵分三路。

  除非暂停进攻,派人往山道内去调兵,只是这么一来一回,起码要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调来的兵却又不能多,最多只能调两百人过来,否则大昌集内部根本放不下这不是浪费时间,没事儿找事儿呢嘛!。

  而且就算能兵分三路,中间那一路的进攻如果不够犀利,一样也没什么用。

  不能中路突破直接威胁蜀将的本阵,那不过是又一个僵持局面而已。

  如果张郃没有受伤,那张郃倒是可以直接冲阵,但如今,张郃连走路都要人搀着,还怎么冲阵?!

  第二个嘛,那就是大昌集的大小,地势,都限制了张郃进行两翼钳制,中路突进的战术。

  大昌集就这么点大,四周还都是山,调兵遣将本来就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等到进入大昌集内部后,地方就更小了,张郃的两翼钳制战术,根本无法彻底把柳隐最突前的两个方阵调开,因为没那么大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张郃要是再派军卒中路突进的话,那就不是去突击本阵,而是孤军陷入蜀军前后共三个方阵的围攻之下了。

  真不好说到底是谁牵制了谁,谁又包围了谁。

  本来不是什么优秀的布阵方式,但偏偏在大昌集这个地方内,蜀军的这个布阵,还真有点让张郃觉得难以下手。

  大昌集又是必须拿下的,不拿下大昌集,张郃就没办法彻底把山道内的魏军给调出来,而山道内的魏军不出来,那就谈不上去偷袭五丈原。

  虽然现在张郃已经掌控了大昌集的外围部分,其实是有了一些调兵的空间的,但整个大昌集本来就不大,这些外围空间更是狭小,要靠这个空间去调兵,四千五百多人的军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