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2章 争论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2章争论

  其实吧,张溪和魏延也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自己提出的戍边计划到底有多离谱。

  但现实的情况,让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

  按理来说,关中军屯,就该在关中当地发动郡兵进行军屯,跟什么荆州,益州,凉州的郡兵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戍边可以,但不是这么戍边的。

  可关中实际的情况,大家都清楚满宠不当人啊。

  原本关中有二十余万户,九十余万丁口,可满宠一下子迁走了四十多万,可不就等于是空出了一整个左冯翊出来了嘛。

  更要命的是,这没有被满宠迁走的近五十万人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回归了关中三辅,有些百姓逃入了山林求生,有些有门路的世家已经迁往凉州,益州等地避祸,一时半会儿的也回不来,整个雍州刺史部四个郡,目前登记在侧的总人口数,将将四十万出头。

  如果不用戍边的方式,哪怕以十丁一兵的极限比例来招募郡兵,最多也不过是得兵四万人这点人,哪够在左冯翊这么大一块地方搞军屯的?!

  实在没办法,这才出此下策。

  而且按照张溪和蒋琬的联合估算吧,在左冯翊采用轮耕的方式,那么军屯所需要的的人数,大概常规保持在七八万左右就足够了。

  前期可能要求的人数会多一点,但那主要是为了恢复生产,等待生产恢复了,那需要的常规军屯兵力,就没有那么多了。

  到了那个时候,三郡郡兵就不需要全部都来左冯翊戍边了,平均两三年来一次,基本就能保证左冯翊的军屯可持续发展了。

  至于北军说真的,在雍州人口数量没有恢复前,恐怕北军真的必须停留在长安了。

  一方面,北军精锐,本身就是震慑曹魏的一股力量,单靠郡兵,是很难直面曹魏的中央禁军精锐的进攻的。

  另一方面在关中那么大一片区域内搞屯田,北军精锐不看着,真的能让天子放心么?!

  有些事儿,就看你从什么方面去解读了,以张溪的精明和魏延的忠心,这俩可是真的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要插手北军军权的问题。

  当然,即使刘备后来想明白了这点,他也依然有些犹豫。

  三万北军,是他手里的一把刀,这把刀也是需要以防万一的.成都那边的情况还不明朗,如果有需要,这三万北军,就是他南下平叛的一道利刃,是不能轻易放在左冯翊的。

  虽然就目前的情势看,诸葛亮在成都坐镇,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不至于会出现大规模的叛乱.但刘备却不能不留下属于自己的后手。

  可长安方面的情况吧,也是如此。

  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去治理雍州,短时间内是无法做到快速恢复生产的,因为丁口的缺失实在太大。

  而刘备始终不肯领军回成都,也没有立刻遣散北伐军的原因,也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