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5章 祭祖前后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5章祭祖前后

  一场议事,张溪,黄权,庞统三人,都是满脑袋浆糊的离开了刘备在长安的临时行宫。

  至于复设丞相之事,也没有任何下文。

  没办法,事情太大,在没有想好其中的利弊前,三个人谁也不敢轻易表态支持还是反对的。

  刘备也知道这事儿事关重大,也急不得,因此也没有催促,先开始准备自己的祭祖大典。

  这事儿已经确定了,就定在了九月初九。

  九为阳数,又是极数,九月又是正式秋收的月份,庆贺丰收,祭告祖先,符合礼制。

  因此,刘备就在这一天,亲自前往长陵,祭拜太祖高皇帝。

  也是从今天开始,刘备可以不用再逢人就介绍自己,说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了。

  刘备称帝,已经算是以小宗入继大统,如今再祭拜完了长陵后,就等于是跟老祖宗有了报备,以后可以自称为“高帝苗裔”。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祭拜的是刘邦的长陵,而不是汉景帝的阳陵。

  这里面也是有政治学问的。

  至于刘备登基诏书中提到的“嗣武二祖”中的另一位,世祖皇帝刘秀等打下洛阳再说吧。

  有一说一,秦宓在这次刘备祭祖的事情上,真的是尽心尽力了,不仅搞的规模相当宏大,而且各种礼制,完全是按照周礼古制制定的,可以说在礼仪上,挑不出来任何毛病来。

  就只有一点,让刘备有点受不了太繁琐了。

  周礼的特点就是如此,越是重大的礼仪场合,对礼制的规定就越繁琐,再加上秦宓为了能够彰显这次祭祖的威仪,翻阅了无数的古籍,联络了各地的文人大儒,七嘴八舌之下,制定出了一整套繁琐到极致,但同样也彰显皇室气象的礼仪流程出来。

  别人家祭祖最多一天,放到刘备这边,一整套祭祖流程全部走下来,要花足足十天的时间。

  顺带一提,这其中有足足五天的时间,刘备都是在长陵渡过的。

  倒不是让刘备在荒郊野外对着一个小山包呆了五天皇帝陵寝,在这个时代,是有专门用于祭祀的地上建筑的,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就一个封土堆孤零零的耸立在大地上。

  甚至从范围来说,也是相当的大,左冯翊的长陵县,严格意义来讲,都属于汉太祖长陵的范围,县内的百姓,官吏,其实都有着为汉太祖守墓的职责的。

  所以,刘备是在长陵呆了五天,用来祭祀太祖高皇帝,但并不意味着刘备是呆在野外吹了五天的风。

  可即使如此,刘备也有些受不了。

  按照周礼,刘备要祭祖,就必须要穿相应规制的服装,而这些服装呢,虽然华美,彰显帝王气质,但真不算太厚。

  再加上秦宓强调古礼,刘备哪怕多加一件内衬都会遭到秦宓的劝阻,因为不合礼制,被人看出来的话会遭人笑话因此,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