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9章 空城计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9章空城计

  有一说一,自从重新讨回江夏后,关羽对江夏就一直非常重视。

  不仅安排了荆州老将军文聘镇守江夏,而且历次北伐,关羽就没有从江夏抽调过一兵一卒。

  江夏的地理位置多重要,关羽非常清楚,那就是一个看住江东鼠辈的眼睛,是荆州面对江东的第一道防线。

  这个方向,是不能轻易调动任何兵卒的。

  毕竟就江东鼠辈的德行,他们能背刺一次大汉,那就有可能背刺第二次,对于这点,如今关羽是不会有任何怀疑的。

  因此,江夏郡在文聘的掌控下,一直对江东,亦即是现在的东吴,充满了戒心。

  孙权突然背刺,不宣而战,确实抢占了先机,一下夺取了下雉和靳春两县,但很快,文聘就已经反应了过来。

  可问题在于,文聘虽然反应的也算及时,但这次孙权率领了足足五万多军卒进攻江夏,而江夏守军,陆军加上水军,一共只有一万五千人。

  水军一万人,这是文聘守卫江夏的最大依仗,剩下的五千人,还是分布在各县的郡兵。

  兵力处在绝对的劣势不说,江夏水军是不是能干的过东吴水军,这个文聘也不敢打包票。

  如果兵力相当,以一万江夏水军去对阵一万东吴水军,那文聘是不带发憷的,不就是拼一下嘛,谁赢谁输真不一定。

  可这次东吴来了五万多人,而以东吴军卒的特性,他们的士卒,既是陆上步卒,又是水军.一万打五万,双方都是精通水战之辈,文聘还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能以一敌五的程度。

  因此,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想办法想挡住东吴的进军速度,坚守城池,等待襄阳方面的援军。

  其实吧,从襄阳到江夏,并不算太远。

  东吴进攻江夏,是逆长江而上,还要考虑水文条件适不适合进攻。而襄阳到江夏,那是顺着汉水而下,只要文聘能在西陵坚持上十天半个月,那襄阳的援兵,大概就能抵达夏口了。

  到了那个时候,以襄阳水军汇合江夏水军,未必没有跟东吴在长江上交锋的可能。

  至于陆军说真的,不是文聘小瞧东吴的陆战能力,在陆地上,文聘凭借城防,以一敌五可能够呛,但以一敌三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因此,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拖延时间,等待从襄阳而来的援兵。

  这个问题,文聘也着实为难。

  如今的西陵县城内,郡兵不过两千,水军虽然有一万,但这一万水军有大用,而且水军营寨也不在靠近内陆的西陵,而是安排在了夏口远水解不了近火。

  如果孙权真的这么一路沿江而上,突破了鄂县和邾县的防御,进攻西陵的话,那文聘就只能以两千郡兵,阻挡东吴足足五万大军的围攻了。

  这种事儿,不管文聘怎么想,都觉得有问题。

  愁的文聘来回踱步,苦思退敌之策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