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6章 三伐议定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6章三伐议定

  当诸葛亮率领冀县主力抵达豲道县时,张溪已经按照迷当的策略,伏击了剩余的羌胡三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剩下的羌胡三部,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遭遇了张溪和庞德的联手伏击,不仅丢失了大量抢来的钱粮,自身部族主力也受到了重创,加起来一共损失了近万人,不得不暂时后撤,撤回原来屯驻的县城内。

  如今的羌胡三部,被张溪彻底堵在了豲道以东,士气大跌。

  当诸葛亮率领主力抵达,了解了情况后,立刻配合张溪展开反击,分兵围攻羌胡三部屯兵的县城,采用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手段,围堵羌胡三部羌兵。

  羌胡三部羌人本就不擅守城,再加上钱粮损失过半,士气低落,根本守不了太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各县就纷纷告破。

  羌人三部损失惨重,二部首领被擒,一部首领仅带数百随从突围,去向不知。

  在南安郡取得决定性的顺利后,诸葛亮也不给羌人喘息之机,立刻派出姜叙领兵,前往收复陇西郡,马岱领军,前往收复金城郡,驱赶盘踞在这两郡的羌人散兵游勇。

  至此,秦州羌乱,在军事层面,已经平定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在政治层面安抚羌人,收拢边境人心的事情了。

  为此,诸葛亮需要在天水郡暂留一段时间,顺带的,也把已经没有了战事的北军,也暂留在了秦州。

  这个决定,多少有点不合礼数。

  试想一下,平叛大军在平叛完成后,居然滞留边地不归.不论从什么角度看,这都是个人君忌讳的事情。

  如今的诸葛亮,并不是历史上那个“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季汉丞相,理论上讲,他在政务上有一言决之的能力,但军权方面,当初他是承诺不插手的。

  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张溪主动的找到了诸葛亮,询问为什么不回师成都的原因。

  而诸葛亮,也正因为这事儿,找张溪商量。

  “此番平定羌乱,过于顺利,我意乘势北伐中原,不知元长意下如何?!”

  这就是诸葛亮不选择回师的真正原因。

  北伐这个事情,有张飞盯着,说好了建兴五年择机北伐的,诸葛亮肯定不会对张飞食言。

  本来诸葛亮以为,这次秦州羌乱,爆发的这么严重,一月之内,三郡皆失,肯定会影响到休养生息的国策的。

  要平定这次羌乱,至少也得要大半年左右的时间,彻底稳定地方,怎么说也得一年到两年的时间。

  可诸葛亮也没想到,这次平羌进行的居然这么顺利,除了冬季下雪的那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羌人一败再败.十月中旬从成都出兵的,来年二月就已经平定羌乱,收复故土了。

  而且在这次平定羌乱的过程中,可以说是重创了羌人五部为首的羌人主力,瓦解了羌人五部之间的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