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1章 擅自出兵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1章擅自出兵

  是的,曹真是擅自出兵的。

  甚至曹真是在领兵出了潼关后,才再次上书给曹叡,告知大魏天子自己出兵反攻关中的行为。

  实话实说,曹叡接到这份疏奏的时候,是真的又气又急!!!

  无诏调兵出征,他怎么敢!!!!

  曹叡登基才三年,本就是威信不著的时候,如今曹真作为宗族将领,居然做出这种可以称之为“谋逆”的事情来,曹叡要是不气,那才是真的有问题了。

  但曹叡这个人,政治智商真不低,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他那个老爹都要高一点.他知道,这时候追究曹真的叛逆之举,搞不好真的能把曹真给逼反了。

  曹真姓曹,这个姓,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在于,宗族将领,必然天生护卫大魏朝廷,大魏朝廷不在了,这些宗族将领的荣华富贵也会受到影响。

  但坏处在于,宗族将领,护卫朝廷却不一定会护卫天子武皇帝子嗣那么多,也不是一定要曹叡来当这个天子。

  尤其是曹真这种历经两朝,又有军权,又有辅政大臣身份的特殊宗室将领,曹叡还真的不敢直接下诏问罪。

  再加上曹真从军二十多年,在军中威望甚高,而在朝中,曹真的亲信党羽也不少,真要把曹真逼反了,朝廷动荡,对曹叡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

  即使是曹叡的心腹秦朗,也劝说曹魏,需要从大局出发,重新考虑这个事情。

  尤其是秦朗提醒曹叡.严格说起来,曹真还不能完全算是无诏出兵。

  早在太和三年的春季,当朝议决定了反攻关中的大策略之后,曹叡拜曹真为大将军,并且赐予了假节之权,让曹真主持整个反攻策略的进行。

  曹真是大将军,本身就有调动天下兵马的权利,而有了假节之权,他什么时候选择出兵,都是可以的,并不需要特别上奏朝廷。

  曹叡要以无诏出兵为理由治罪曹真,从情理上看,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从法理上讲,是站不住脚的。

  而最要命的是,当时曹叡为了显示对曹真的信重,同时也是为了收拢朝中老臣的心,曹叡还在朝议上,对曹真说过类似于“西北之事,决之于将军”的话,满朝文武可都听到了。

  曹真真要拿这个说事儿,说“战机不可失”之类的话,曹叡最多也只能象征性的惩罚一下曹真,不可能做的太过的。

  秦朗这么一提醒,曹叡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事儿.后悔的肠子都快青了。

  眼看曹叡已经慢慢的消气,从愤怒转为后悔了,秦朗这才继续委婉的劝说曹叡。

  曹真出兵都已经出了,不说追不回来,就算能追回来,也不好追了.会影响军心士气的。

  倒不如想想办法,该如何应对,保证曹真的大军后勤,不要让曹真大军遇到什么闪失。

  而这个提议,也终于是提醒了曹叡。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