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6章 潼关之战(一)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6章潼关之战(一)

  当南阳战事出现了一个新的变量时,左冯翊潼关的战事,却已经明朗化了。

  魏延率领三千骑兵奔袭潼关,一举偷袭得手,切断了曹真主力大军的退路和粮草补给线,逼迫曹真回军反攻潼关。

  与此同时,提前给自己取好谥号的魏明帝曹叡,命令夏侯尚率领一万禁卫军日夜兼程,直扑潼关,务必要重夺潼关,接应回曹真率领的司隶主力。

  没有这些司隶主力,就谈不上坚守洛阳。

  故此,遭遇到两面夹击的魏延,在潼关坚守的,异常辛苦。

  兵力不足是一方面。

  三千骑兵下马守城,困难比魏延想象的还要大,很多人都是临时训练操弄守城器械,守城过程中,经常出现应对不及时而导致的手忙脚乱。

  城池争夺战中,出现这样的手忙脚乱就意味着会被敌人借机攻上城墙,而一旦敌人爬上城墙,那就得陷入到血腥的肉搏战中。

  也就搭着凉州来的骑兵,虽然守城器械摆弄不明白,但个人战斗力还是挺强的,人人悍勇,这才一次又一次的把魏军重新赶下城墙去。

  但总是这么让人爬上城墙,熟知守城战的魏延非常清楚,这么守下去,早晚有一天要失守的。

  魏延为此非常的着急,但他却没有任何办法。

  潼关正面,戴陵和王昶指挥的一万军卒利用王昶提前打造的攻城器械攀登城楼,潼关背面,晚了三天抵达潼关的夏侯尚一边命人打造攻城器械,一边下令用箭矢压制潼关城墙。

  如果两者在一面,魏延防守起来还轻松一点,但可惜,这是两面夹击。

  魏延一边要组织士卒,阻挡正面戴陵指挥士卒的攀爬进攻,另一边,还要随时防备从关后射上城墙的箭矢而魏延的手头,只有三千兵力,根本不够用。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潼关的防御,是对外不对内的。

  潼关本来就是曹操打造的,用来防备关中凉州军阀的关隘,主要针对的防守方向,就是从关中过来的敌人。

  这一面,曹操在建造潼关的时候,就着力加强了防守,而后来驱逐了凉州军阀,但没十年,刘备又占据了关中,导致曹魏方面对潼关面临关中的一面,数次加强的防卫。

  但潼关背面,是通往弘农司隶地区的,这些地方都是曹魏的传统优势地区,因此对这一面的防御措施,曹魏一直没有太在意。

  可如今,魏延占据了潼关,这个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别的不说,潼关正面的女墙就比潼关背面的女墙要高出一尺。

  面对正面戴陵,王昶等人的进攻,魏延还能做到勉强应付,可从潼关背面射来的箭矢,魏延是毫无办法。

  如果再让夏侯尚打造完毕攻城器械,利用攻城器械进攻,那魏延真的得考虑,自己是不是有战死在潼关的可能性了。

  是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