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5章 司马昭的误判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5章司马昭的误判

  杜约没打算攻粮仓,真的,他不傻。

  王平这个人,虽然大字不识一个,打仗全凭经验和自己的天赋悟性.但对下一代的培养,王平一直是很上心的。

  如今的王平,也不是历史上那个一直到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还是裨将的卑微賨人武将,他早在十年前就是昭烈皇帝陛下看重的亲军将领,率领着大汉仅有的两支特战部队之一的无当飞军。

  昭烈皇帝驾崩后,白毦兵被收编进入大汉北军,但无当飞军却被诸葛亮力主保留了下来,同时还把王平升为讨寇将军。

  这是杂号将军没错,但对于一个賨人来说,这已经代表着王平进入了汉人的统治阶层。

  因此,王平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那是更加上心了。

  杜约在王平眼里,其实跟王训是差不多的存在,因此,王训的老师,那就是杜约的老师,两个人一起上课的。

  要不杜约是怎么会读到《史记》的。

  王平对杜约的培养,没有任何私心,不仅让人教授学问,也经常给两个小的开小灶,传授他们一些战阵经验。

  毕竟,王平是靠着一身武勋打拼出来的家业,后代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军阵之道。

  所以,杜约多少还是有点谋略的,不可能犯最基本的错误。

  既然魏军都已经加强了城内巡逻,严密搜查潜伏入城的无当飞军士卒了,那么有几个地方,肯定是严密防卫的。

  粮仓肯定是其中之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杜约还是懂的。

  而之所以选择在粮仓附近集结,杜约也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粮仓虽然在宛城西北角,这个地方,其实是更加靠近西门的位置。

  这里,是无当飞军当初翻过城墙进入宛城的地方,同时,也是潜伏无当飞军最多的地方毕竟是潜伏嘛,不太好大规模的行动挪地方,所以越是靠近西门,潜伏的无当飞军就越多。

  在这里集结,比较方便。

  其次,西门城楼上虽然巡查严密,但主要防备的方向是城外的无当飞军大营,主要观察的是有没有从城外翻上城墙,对内城的戒备,反而没有那么严格。

  这属于是灯下黑,在这里集结的话,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发现。

  其三粮仓确实在这里。

  杜约不打算进攻粮仓,但不代表不会对粮仓干点什么。

  在大概集结了两百人左右的无当飞军后,眼看着天色已经开始慢慢转亮,即将迎来凌晨后,杜约决定,不能再等下去了。

  一旦等到天亮,两百人聚集在一起,傻子才会察觉不到。

  也许城内还有其他没有接到集结命令,或者接到了集结命令,暂时还没有赶来的无当飞军士卒,但现在,时间不够了,杜约必须立刻行动。

  杜约下令,分出一百人,在西北角附近开始放火,制造动乱,同时开始往粮仓方向前进。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