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42章 守关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42章守关

  在解决了后顾之忧后,魏延立刻领兵回转,沿着陕县,渑池,新安一路,直接杀奔函谷关前。

  过了函谷关,可就是洛阳城了。

  这么大的动静,身在洛阳的辛毗和司马昭,自然也早就得到了消息。

  辛毗负责向朝廷汇报具体情况,请求河北援军增援,同时持节联络河东,河内两郡,要求两地快速派出郡兵过来守卫长安。

  而司马昭,直接带领留守洛阳的五千士卒,星夜兼程,直奔函谷关。

  这里,是洛阳之前,最后一道防线了。

  函谷关守将是夏侯和,故征西将军夏侯渊的第七子,也是曹魏任命的河南尹。

  理论上讲,夏侯和作为河南尹,他是可以呆在洛阳理政的,但他却主动请命出镇函谷关,为洛阳坚守这最后一道屏障。

  有一说一,夏侯渊的子嗣,真的比夏侯惇那一脉要强的多。

  夏侯渊一脉,有夏侯霸,夏侯和,夏侯惠,夏侯威,夏侯荣等人,虽然习文练武各有所长吧,但大多还算是可造之材.夏侯惇这一脉,光一个夏侯楙就已经丢尽了这一脉的脸面,更别说夏侯楙的两个弟弟还和夏侯楙的老婆清河公主一起参与构陷夏侯楙,家族里的这点破事儿还闹到了曹叡面前。

  真的,这差距真的太大了.也不知道夏侯惇到底是怎么教育的下一代。

  嘛,扯远了,还是说回夏侯和。

  夏侯和虽然本人志节很高,也愿意为国效力,可他本人其实并不是太懂军略。

  不是说一点都不懂,作为夏侯渊的儿子,夏侯和还是知道一点军略方面的事情的,但夏侯和真正出名的地方,还在于他的辩才.时人谓之:清辩有才论。

  所以,他驻守在函谷关,司马昭无论如何也是不放心的,赶紧亲自带兵去函谷关,主持关隘防守。

  夏侯和对此是有不满的。

  你要说司马懿做这个事儿,那夏侯和还是能认可的,毕竟司马懿的资历够,而且这些年也确实表现出了不错的军事才能,他不放心夏侯和守卫函谷关,领兵来守,夏侯和不会有一点不满意。

  可你司马昭凭什么?!

  其实,更深层次的疑问就是——你司马昭凭什么觉得我守不住这个函谷关,而你来了就能守住?!

  这不是玩笑呢嘛。

  但好在,夏侯和为人的心胸和涵养都很不错,再加上司马昭总是带兵来援为了国事,夏侯和还不至于在这个时候跟司马昭闹别扭。

  就只有一个担心:是,我是不通军事,所以我确实没有把握挡住蜀贼魏延的进攻,守住这个函谷关你司马昭有没有这个把握?!

  不是在跟司马昭阴阳怪气的抬杠,夏侯和是真心的在询问司马昭,毕竟,函谷关一破,洛阳就真的危险了。

  而司马昭对此,只能是苦笑一下,回了夏侯和一句,“唯有为国尽忠尔。”

  就这句话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