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五章 升级后的微光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秦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微光”立时便使用了解构重建工具,这些跨越系统不同版本的程序全部都被微光分解为一个个的小模块,并成功安装。

  测试了一下几个常见应用程序的启动与运行速度,都比在原本的操作系统里还要快些。

  不错啊!

  秦克有些激动了。

  一个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应用生态,也就是说能支持多少的应用程序,光从这点来说,青柠操作系统就能秒杀市面上所有的操作系统了。

  因为它能兼容所有的应用程序,也不必强逼程序员修改编程习惯,他们喜欢说什么编程语言就用什么编程语言,这无疑会得到应用生态中最关键的上游“程序员”与下游“用户”的支持,至于中游的“厂商”,那就更容易争取了,甚至主要的盈利点就在他们身上。

  秦克的青柠操作系统是计划免费供个人非商业用途使用,拥有了用户就拥有了话语权,“厂商”只能低头老实地交版权费,才能在自己的计算机里合法地使用青柠操作系统。

  秦克只需要将版权费定得低点,不怕“厂商”们不抢着用青柠操作系统。

  这样一想,估计系统的五百万装机量任务,不会太难完成。

  秦克沉思过后,重新复制了一份操作系统的代码并进行了修改优化,再封装打包成一份版本的青柠操作系统安装包。

  在这份青柠操作系统版本里,起核心作用的人工智能被命名为“小青”(默认名字,可由操作系统的新主人重新命名)。

  “小青”基本拥有当前“微光”的大部分功能,不一样之处在于,它没有代码编写能力,也没有秦克那几千行额外增加的“促进人性化”的代码。

  这自然是为了精简操作系统的体积,不然都像“微光”那样拥有庞大的小模块集群,这个全新型模块化操作系统就失去了意义。

  另外也是为了节省计算资源,提高使用的流畅体验,连秦克这样5万元的顶级笔记本电脑,“微光”进行代码编写时都几乎要跑废,更加别绝大多数人的普通电脑了。

  在全新的模块化架构下,各大PC终端的“小青”们需要什么小模块,都可以先从“微光”的“小模块仓库”里搜索,有现成的就直接下载使用,没有现成的,就把需求发给“微光”,由微光在服务器端进行代码编写、存入模块库并下发。

  秦克花了半晚时间,搞定了版本操作系统的代码修改工作,然后以自己的笔记本为“核心服务器”,储存所有的小模块,最后到水果笔记上进行安装测试。

  版本的青柠操作系统,安装起来依然很快,两分钟不到就完成了安装,并且操作系统的核心“小青”自动运行,以附加的万能网卡驱动联网后从秦克的笔记本里下载了不久前才编写好的水果笔记本驱程小模块,随即将略显臃肿的万能网卡驱动小模块卸载删除。

  全程自主执行,都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他们只看到两分半钟左右,操作系统就完成全部安装并重启了,而且使用起来比普通的操作系统便捷许多。

  秦克又测试了手势控制、唇语控制,极速书写控制,语音控制,全都顺利运行。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