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居然就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进展?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秦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协会创立,也是一区的期刊,虽然创立才十几年,但影响因子已达到8.7左右,我觉得有八成左右的机会能过稿。如果实在不行,再投国内的核心期刊。”

  胡青峰却忽然道:“我建议投《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这是《自然》的子刊,影响因子有38,这次我们的实验模型非常有独创性,指不定能过稿。”

  何良傅迟疑道:“《naturematerials》?我估计只有五成左右的过稿率,而且这个《naturematerials》对于行文要求和外语水平较高,我们夏国的学者以往哪怕能在上面发表论文,都往往经过好几次的修改意见。”

  两个教授之所以对于投稿投哪里如此慎重,主要是考虑到审稿时间,这些影响因子高得离谱的顶刊和一区期刊,最大的问题就是审稿时间都要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很多时候还要返回修改意见,几个来回又拖上半年,最后修改了也未必能发表,所以基本上不会打着“这家过不了稿再投下一家”的念头,而是选择过稿率较高、影响因子又相对较高的期刊,避免浪费时间了,也避免因为投稿时间过长而有人抢先发表类似成果的论文。

  胡青峰和何良傅以前也投过这些国外顶刊和一区期刊,自然深知其中的困难。

  像秦克和宁青筠之前所发表的那些数学论文、物理论文,都是一次过稿,没返回过审稿修改意见的情况反倒是比较少有的。

  秦克想了想道:“那就投《naturematerials》吧。”

  他的特殊分支科技“材料技术”开启时,系统赠送过LV1的材料技术相关理论知识一百篇,里面就不乏《naturematerials》里的经典论文,秦克对于《naturematerials》的论文怎么写还是有心得的,何况宁青筠最擅长的就是根据不同期刊的要求与行文风格来写论文,到时两人合作,想弄出一篇符合《naturematerials》审稿喜好的论文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秦克有心想提高自己和宁青筠在材料学方面的名气,能有一篇发表到顶刊《naturematerials》里的一作论文,好处无疑是大大的。

  老胡和老何见秦克有了决定,都不再多说,只是叮嘱两人多阅读《naturematerials》里的投稿要求,尤其是行文和格式,有困难就找他们帮忙。

  秦克二人一一应下,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秦克和宁青筠一直在疗养院里住了一周多,一边做课题研究一边陪着两位老人家。

  2月14日,情人节兼宁青筠的二十岁生日也是在疗养院里过的。

  虽然秦克事先已有了许多庆祝安排,作废有些可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