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三章 热闹的种子业界,以及姜老院士的最后考试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秦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技比较冷静,在秦克的指示下,青柠科技更看重合作者的技术、服务、以及诚信,而不是只看投标价格,用秦克的话来说——“这些专利技术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种子技术、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普惠公益性质的,不能纯以商业法则来评估”。

  于是先前与青柠科技合作愉快、种子质量过硬的大农种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打败了愿意付出五亿授权费的夏国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以三亿左右的授权费,获得了油菜和小麦相关的八种专利技术独家授权。

  这些细节当然不会公开,于是便引起了种业界的热议与疑惑,这可是整整两个亿啊,青柠科技为何会放弃了价高的夏国种业,选择价低的大农种业?

  落选的夏国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友彬更是又愤怒又觉得不公平,加上对青柠科技要求干涉种子售价的“霸王条款”极为不满,他找到秘书,让秘书找宣传部门提出质疑函,质疑对手大农种业使用了不公正竞争方式,指摘青柠科技ceo周树涛与大农种业暗中往来,疑似收受财物云云……

  然而就在这时,几个大型的媒体忽然放出了有关青柠科技的专题报道。

  这些专题报道详细地介绍了青柠科技从成立起,扣除所有的成本、支出后,节余净利润的50%,均捐赠到助学基金当中,且余下的50%净利润,几乎也全都到成立实验室、研发经费等方面,形成正向循环,是名符其实极具社会责任感的科研型企业。

  而专利技术的转让标准,也是遵循着专利的权利人意愿,以质以诚为先,不追求商业价值,也避免了中标公司因为专利成本太高而无法完成种子售价条约,最终为了赚钱而影响到种子的质量、危害到农民朋友的利益。

  这些报道一出,顿时引起了种业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

  尤其是传出这些专利的权利人是秦克和宁青筠,网上便处处点赞声与支持声,称赞秦克和宁青筠才是真正的让利于民。

  夏国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友彬闻讯却惊出一身冷汗,他知道这些大型媒体可不会轻易发表这样的重磅文章。

  他想到青柠科技背后是秦克和宁青筠,而秦克和宁青筠也绝非普通的学生或者科研天才……

  他越想越后怕,赶紧叫停了秘书的小动作,老老实实地承认这次竞争失败的结果。

  辛友彬并没有猜错,这些大型媒体发表这样报道,确实与清木大学的联络乃至陈伯伯的指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自然是为了进一步推高秦克和宁青筠的声望,增加两人竞争菲尔兹奖的胜率而发起的宣传。只是尊重两人的意愿、没有直接报道“青柠助学基金会”,也没有点明秦克、宁青筠与“青柠助学基金会”、“青柠科技”的关系,而是把报道的焦点放到了青柠科技、放到专利的权利人上。

  这些报道一经面世,确实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秦克和宁青筠的正面形容更加深入人心,种子业界对于青柠科技要求干涉种子售价的“霸王条款”也有了更深的感触,认为这家企业是有情怀的,是真的想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想助力解决粮食问题。

  青柠科技因而名声大振,受到了广泛赞誉,连带大农种业的名声也正面起来,毕竟他们的种子质量是受到青柠科技肯定的。

  作为大农种业总经理的桑义江在兴奋之余也感受到更大的压力,他一方面要想法设法地以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满足营运和制作新型油菜、小麦种子的现金流,另一方面也加大人员培训、技术人员招募,保证种子的质量,避免影响到后续与青棕科技的合作。

  为此桑义江忙得昏头转向的,幸而一切都走上了正轨,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还免费提供了第一批成功制种的“特种御寒i型”冬小麦,有接近一吨左右,当然,条件是这批种子在完成包装后,必须全部用于捐赠给大草原里的贫困山村,优先捐赠给与青柠助学基金有合作的贫困山村。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