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三十九章 初临大沙漠、奇特的干雨现象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秦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是邓兆亮想起秦克和宁青筠好像还研究过农作物,有十多二十种新型种子的专利权,前两年还曾因为新型西柿而在网上引起过一阵狂潮。他忍不住好奇问道:“秦学弟,你这么问,难道是有在研究沙漠农作物?”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连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姜为先院士也惊讶地回过头来。

  秦克摊摊手:“算是吧,只是目前的成果还不能让我们满意,就没公布出来。”

  他没细说,众人也就自以为理解地“哦”了声,没再追问下去。

  想研究沙漠农作物的生物学家不知有多少,从没有成功的例子,沙漠等同于“寸草不生”的印象早已根深蒂固,就算秦克是再厉害的数学家,也玩不转这样高难度的生物研究课题。

  姜为先微微皱眉,自己这弟子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儿“花心”,从不专注于某一领域,一会儿数学一会儿物理一会儿生物的,听说还在与得国的一个物理学家合作进行着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

  如果秦克将精力全放到物理上,大概早就取得了远超于现在的成就了吧?

  不过想到秦克是个极有主见的人,姜为先也就没再提这事。

  邬佑文带着众人走了半小时左右,又指着远处道:“这个是西北方向,沿着这个方向的公路前进两百五十公里左右,就能看到我们的气象观测站。”

  邓兆亮也是第一次来,他惊讶道:“两百五十公里?那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了吧?”

  邬佑文语带骄傲道:“是啊,我们的气象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深入流动沙漠腹地200公里以上的气象观测站。那里昼夜温差超过40c,属于国家一类艰苦台站,不过咱们气象站成立至今接近三十年了,不管条件怎么恶劣,工作人员都始终轮流坚守在那里,每天都开展常规气象观测和大气成分监测。”

  说起这些时,邬佑文脸上的神色,就像部队里那些英雄连队提起自己番号的故事一样,带着神圣的自豪。

  秦克为了研究新型沙漠红薯,也下过一番苦功研究沙漠的地理与气候,查阅过大量的资料,这时笑着补充道:

  “我也久闻这个‘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站’的大名了,听说现在气象学界,只要提起沙漠区域大气环境演变、热浪灾害、沙尘天气研究、沙漠化防治等领域的数据,第一时间都想起‘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站’,如果没有他们三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提供这些珍贵的科研数据,我国对于沙漠气候的很多研究领域还会是一片空白。”

  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秦克这番认可的话让邬佑文从心里感到舒爽:“秦教授过奖了,这是我们身为科研工作者应该尽到的职责。对了,有关这次气象站观测到疑似‘干雨’的极端天气,您们诸位都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