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 长安县县令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随同杨纂一同前来的居然还有一位身着浅绯色官服的年男人,这可代表这位是五品官员啊。

  李忘忧不知这忽然出现的五品官员是何人,也就没有急于开口。

  杨纂其实心知肚明今日所为何事,不过既然李忘忧没有使出那“杀手锏”,他也就权当什么都不知道。

  反正对于户县李氏,他这个户县的父母官也是心腻味透顶,只是碍于李氏的宗亲身份,无法发作罢了。

  今日唯一让他感到有些不安的,便是身边这位五品官员,长安县崔县令。

  大唐首都长安,分东西长安、万年两县,两县县令都是正五品上的级官员。这好比后世华夏帝都的市长,虽然也是市长,但级别等同于省长一个道理。

  而杨纂任职的户县则归属长安县管辖,也就是说这位崔县令,是杨纂这七品县令的顶头上司。

  今日恰好这位崔县令巡视户县,正与杨纂谈话时听闻李氏宗族报官,说有刁民闹事,便赶紧跟着一起来了。

  “这是长安县崔明府,李家小郎、李公,速来见礼。”杨纂先给李忘忧和李氏族老介绍崔县令。

  他又为崔县令介绍李忘忧他们:“崔明府,这是李氏宗族的族长,那位小郎是李家小郎,李周李公的儿子。”

  那位崔县令,听完杨纂的解释后,眼睛一亮,朝李氏族长拱手道:“可是户县李氏的老族长?”

  “正是老夫,见过崔明府。”见这位五品官员态度亲热,李氏族长也笑着与他见礼。

  “李公无需多礼,户县李氏是我大唐宗亲,何须如此客气,哈哈。”崔县令显然知道这户县李氏的背景,直接表明了态度。

  而对于李忘忧,崔县令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李周他自然知道,但李周已经身故,所谓人走茶凉,他没兴趣结交李忘忧这少年郎。

  崔县令这番态度,让李忘忧与杨纂脸上都闪过了一丝阴霾,这崔县令看来要坏事啊。

  这长安县县令,是大唐五姓七望之一的清河崔氏旁系成员,名叫崔倬。

  此人为官风评一般,不过因为出身崔氏旁系,却也借了崔氏的光,坐到长安县县令的位置上。

  杨纂与崔倬关系一般,崔倬虽是他上司,杨纂到也并不怵他,毕竟他的师长是虞世南。杨纂之所以如今担任户县县令,其实也是一种政治镀金。

  待一年后任期一满,杨纂便会平步青云,进入朝堂内任职了。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