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 私钱官钱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仁佑发了话后,太原王氏自然也没有再耽误时间。

  很快,络绎不绝的马车,便驶入宣阳坊的永弈赌坊,卸下了一车一车的铜钱与丝绢。

  太原王氏也是故意恶心李忘忧,明明钱库之有足够的黄金,却故意不拿出来,而是运来一车车的铜钱与丝绢。

  甚至这些铜钱,因为在太原王氏的钱库之存放太久。连串起铜钱的绳子,不少都腐朽断掉了,散落的铜钱便这样一筐筐的胡乱堆放着。

  有不少铜钱之上,甚至已经铜锈斑斑,看上去甚是破旧。

  李忘忧倒也不嫌弃,只要给足了数额,铜钱就铜钱,就连他一贯不喜欢的丝绢,也打算收了。

  反正丝绢,在大唐也是作为货币使用的。

  两匹丝绢抵一贯铜钱。

  华夏自古就缺铜,虽然铜钱是法定货币,但却始终处于缺乏的状态。所以即便到了盛唐,绢依旧是用以交易的货币之一。

  盛唐时杨国忠权倾天下,史书记载其家,“外饷遗辐辏,积绢至三千万匹”,可见绢的货币地位。

  倘若太原王氏只是拿丝绢来冲抵铜钱,李忘忧也就认了。反正他也早有准备,之前便与李二求了个人情,打算将从太原王氏赢来的铜钱丝绢,全部运入宫,去兑换成黄金。

  但当李忘忧从装铜钱的箩筐之,抓起一把散落的铜钱时,却气得差点将这一把铜钱,都丢到王掌柜的脸上去。

  他抓出来的这些铜钱,明显不是开元通宝。不仅钱币小上了一圈,而且又薄又轻。

  李忘忧立即反应过来,这是私钱!

  大唐长期铜钱不足,武德四年开始铸造的开元通宝,每年不过能铸造三十万贯。

  到贞观二年,仅仅七年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过铸造出了二百多万贯的铜钱。

  即便这些铜钱,有一半都在长安城,却依旧是杯水车薪。所以以物易物,以绢代币都是正常现象。

  而货币不足,世家门阀便在自家的势力范围,铸造私钱,用以弥补铜钱短缺的情况。

  这些私钱自然比不得开元通宝,虽然材质做工还不错,但比起开元通宝来说,却轻薄了许多。

  私钱倒是可以流通,但大多数时候,两到三枚私钱,才能抵一枚开元通宝。

  现在太原王氏居然搬来如此多的私钱,显然是打算以次充好,蒙骗过关,如何能让李忘忧不气愤。

  “王掌柜,你们太原王氏这是什么意思?拿那么多私钱来抵官钱,是当某是傻子糊弄不成?”

  “这,这许是新来的仆役搞错了,下走这便让他们给户县伯调换。”

  王掌柜见自家想浑水摸鱼,却被李忘忧发现了,也只能尴尬道歉,同时把锅丢到“临时工”的身上。

  他正想招呼人,将那些私钱运走,李忘忧眼珠子一转,又伸手拦住了他:“等等,这钱运都运来了,就别那么麻烦了。折价吧,这私钱某收下了。”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