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 太子左庶子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话之人,是位年男子,李忘忧并不认识。

  今日属于佳节,百官勋贵入宫无需穿着朝服官袍,李忘忧也看不出说话这年男人的身份品级。

  “你是何人?”李忘忧眼睛一眯,不满出声询问道。自己与三话,关卿屁事?

  那年男人很是傲慢的回道:“门下坊太子左庶子于志宁。”

  他之所以方才会站出来挑衅李忘忧,自然是因为嫉妒。嫉妒李忘忧如此年少,便能封爵开国县伯;嫉妒李忘忧与太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此人身为太子左庶子,觉得自己才应是太子亲近之人,自然看不惯李忘忧与李承乾如此亲密。

  李忘忧闻言不禁挑了下眉毛,太子左庶子,正四品上的官品,是东宫属官,属于辅助李承乾这位太子的高官。

  用后世的话说,便是太子办公厅主任,权柄不小。也可以说是李忘忧的“同行”,同样有教导太子的职责。

  不同的是,太子左庶子虽然有教导太子之责,却并不属于太子的老师。而李忘忧却是太子李承乾与李泰、李丽质磕头拜了师的师长。

  古人所言的天地亲君师,最后的这个师,指的便是李忘忧对于李承乾他们而言的关系,而太子左庶子并不在这个“师”的范畴之列。

  要真论起来,只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与太子太保,这东宫三师,能够真正算是太子的老师,不过三师都是虚衔无实职。

  李二当初曾开玩笑说要封李忘忧为太子太师,差点没把李忘忧给吓死。

  开什么玩笑,自己不过十,翻过了年也不过十七,哪里敢领这封赏。太子三师那可是从一品的大佬才有的殊荣,他一个嫩头小子,要真应下了李二所言,不被朝大佬们的口水给喷死才怪了。

  好在李二也只是开玩笑,他也知道此事不可能。

  所以虽然李承乾他们拜了李忘忧为师,李忘忧名义上是“帝师”,但这属于私人关系,并非朝堂所认可的“官方关系”。

  而这位名叫于志宁的太子左庶子,李忘忧倒是在史书上有读到过此人。

  就史书上记载,此人到也算是忠臣。李承乾骄奢放纵之时,于志宁一直劝谏,甚至还写下了二十卷的《谏苑》,进行劝谏。李二当时大喜,不仅赏赐黄金绢帛,还将其升任太子詹事。

  而后其母去世,依制于志宁需要辞官守孝,却被李二夺情,官复原职。

  《新唐书》还记载,李承乾因为恼怒此人,派了刺客去刺杀他。结果刺客不忍心下手,于志宁才逃脱一命。

  李忘忧在看史书时,就觉得这位于志宁,其实也不是什么好鸟,骨子里也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罢了。

  否则身为太子左庶子,身为太子属官,不仅不给李承乾出谋划策,反而以所谓“奢侈放纵”为借口,为讨李二欢心,摆出一份直臣的模样,拼命“劝解”李承乾。

  那二十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