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 准备甩锅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一众学子看来,若是李忘忧建书院的目的,是要招收他们入学,那即便是砸锅卖铁,他们也要想办法进书院去读书。

  可居然只是想招他们去书院教一群顽童,这就不能不让众人踌躇了。

  即便李忘忧的名声再大,也不至于让众人抛下自己的前程,跑去追随啊。

  一时间,酒楼之倒是显得有些冷场。

  之前说话那名年学子却忽然大笑道:“诸位莫非以为,去书院教书会耽误自己前程不成?”

  “这……难道不是这样吗?”

  “自然不是,不仅没有坏处,反而有大大的好处。”

  “哦?还请兄台为我等详细解释一番。”

  说话的年学子轻咳一声:“诸位大多都非长安人士吧?”

  众人点头:“这是自然,若是长安人士,又如何会住在旅舍之?”

  “那诸位却又是否知道,每年春闱,其实长安籍的学子,要占不小的便宜?”

  众人哑然,互相看看,又是纷纷点头:“这是自然。”

  大唐的科举,其实也说不上有多公平。

  至少长安城与周边州郡的考生,比起其他道的考生而言,就占了很大的便宜。

  原因很简单,路途遥远。

  大唐科举是一年一考,对于非长安考生来说,每年必须在原籍的州郡经过初考,然后进长安参加春闱。

  如果没考上,又要返回原籍准备来年考试。

  大唐可不是后世,有飞机高铁等诸多交通工具,这往返一趟,距离遥远的,可能半年时间就去掉了,大部分时间都耽误在路上。

  故而不少路途遥远的考生,只能两年参加一次春闱。

  而想留在长安城内,却也不是不行,但必须有高官举荐,才能免去初考,直接参加春闱,这也是投卷盛行的原因之一。

  但数万考生,即便只算进士科的考生,上千人里,能得到推荐的却又有多少?大多数的学子,依旧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路途上奔波往返。

  故而长安籍的学子,无论是读书时间,还是各种便捷程度,都是远超其他州郡学子的。

  这一点,众人自然明白,却也无可奈何。

  年学子高声继续说道:“诸位可知道,先生有言在先,凡是愿意去书院教书的,不仅食宿全管,而且每月有三贯铜钱的月俸。最重要的是,每年春闱之前,先生都愿意给出参加春闱的推荐!”

  他这话,顿时引爆了酒楼内一众学子,瞬间众人议论之声,几乎要将楼顶给掀翻了。

  “这……这位兄台,此话当真?先生他当真会给我等推荐?”

  “只要我等去书院教书,先生便给推荐?”

  “每月三贯铜钱的月俸?这……这可相当于五品的官员了。”

  年学子哈哈大笑道:“这是自然,不仅如此,先生还说了,他还会请朝大儒,去书院教授律令与公写作。”

  普通平民学子,即便侥幸进士及第,却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