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6 春闱放榜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泰他们去书院读书,不能不说,李忘忧这货的运气也是极好的。

  许敬宗依旧是苦着脸、皱着眉,不断就书院的各种事情,询问该如何运作,倒是把李忘忧说得口干舌燥,才堪堪把他给打发走了。

  看着骑在马背上远去的许敬宗身影,李忘忧也是长出一口气。万幸能找到这么一个合格的“背锅侠”,不然这学校的事情,还真能折磨死人。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到了礼部发榜这日,长安城内再次热闹了起来。

  不仅数万名,参加今岁春闱的考生们,一窝蜂的涌去礼部看榜,就连那些长安城的百姓,也有不少跑去了礼部门前准备看热闹。

  今岁春闱,明经科录取三百人,进士科二十人,其他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各自录取数十人不等。

  录取比例最多的,其实反而是这些不受重视的科目,参加考试的人少,录取比例大约能有一半。

  毕竟大唐还是盲遍地走,这些明法、明字、明算的学生虽然不受重视,但其实官府对这些学生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而明经科的录取比例也不低,大约有四成左右。唯独进士科,进士及第进仅仅只有十分之一的比例,含金量倒是十足。

  在众人期盼之,礼部官员终于出现,开始指挥着礼部的书吏往墙上糊浆糊,张贴红榜。

  先张贴的是明法、明字、明算这些科目的录取名单,即便不受重视,但凡是榜上有名的学子,依旧兴奋的大呼小叫不已,慕煞旁人。

  礼部门前,一片喜气洋洋。

  至于那些没有能够考上榜的,也只有默不作声,用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看向那些手舞足蹈欢喜不已的考生,心默默期待来年自己的运气能够好一些。

  待到最后,便是今岁春闱进士科的红榜。

  前来观榜的考生,无论是不是进士科的,都不由的屏住了呼吸。毕竟与其他科目不同,但凡能够进士及第,那便已经半只脚迈入了仕途,只要通过吏部的铨选,便能从白身变成人人羡慕的官员。

  这进士及第,也因此被世人称为“白衣公卿”,意思便是虽然这些进士还是白衣之士,但却已经享有卿相的资望。

  《唐摭言·散序进士》有言:“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可见一斑。

  上官仪与刘仁轨二人,今日自然也在观榜的人群之,四周不少相熟的学子,此时都还在拿他们打趣。

  “上官贤弟,刘兄,今岁你们二人应当有必的把握吧?如今你们二人可是-->>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