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六、伪装_明末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林中文网

  朱元璋扛着方轩的尸体,从后院的侧门穿到了大街上,此时县衙门和张斗耀的家里都乱成一团,到处是乱民呼叫和跑动的声音,间中夹杂着男人临死前的惨叫声和女人的哭泣声,但与之相对的,街道上却安安静静,连半个人影也看不到。

  县城里的居民们,尤其是住在衙门和张斗耀家附近的居民,全都缩在了屋子里,紧紧地关上房门,用桌椅板凳,家里所有的家具顶住薄薄的木板门。

  有些几十年前的老书,喜欢将农民起义描绘得很美好,很得人民拥护,说什么农民起义军是人民的队伍,所有的百姓争相附从,那全是扯蛋。

  如果农民起义军一到,所有百姓立即附合,那义军的人数应该增加得非常快才对,明末一个县城的人口大约是在一万人到十万人之间,萧条的小县城通常有一万多人口,繁华的大县城则近十万人口,如果这些人口中的穷人全都坚定地拥护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只需要随便找几个县城溜溜弯,就是几十万大军……为什么—这些农民起义还会频频战败,四处逃跑呢?

  答案很简单,官府怕农民起义,百姓更怕!因为大多数的农民起义之后都会变成暴徒,成为烧杀抢掠的邪恶部队,普通的善良人家,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投入义军的。而且各地的士绅豪族组织乡勇队伍抵抗义军时,百姓们还会踊跃地加入乡勇队,成为义军的敌人……

  例如李自成,流窜天下,亡命了十几年,始终没有拉扯起像样的队伍,就是因为流寇终究是流寇,百姓们根本不拥护他。直到李岩加入,发明了“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口号,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之后,他的队伍才有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打败了明廷。

  朱元璋扛着方轩的尸体,在安静的街道上走了不到三步,就感觉到附近的窗户缝隙里投来了数道目光,这些目光带着惊疑和恐惧,显然是将他当作乱民了。

  朱元璋心里暗笑,他刚才伪装着嗜血杀戮的气势,是为了混在郑彦夫的队伍里不被人攻击,现在走出了张府,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状态。他将身子佝偻一点点,装出恐惧和害怕的惊子,扛着尸体疾奔起来,边奔边惨叫道:“杀人了……有乱民杀人作乱……我兄弟被杀了,救命啊……”

  他凄厉的叫声划过安静的长街,带动起更多不安和恐惧的情绪,那些从窗户缝里投出来的目光对他不再抱以怀疑,而是转变成了同情……

  朱元璋飞快地跑过几条大街,远离了县衙门和张斗耀的家,到了南城边的街道上,这里距离乱民所在比较远,街角开始出现一些畏畏缩缩的人影,甚至有胆大的爬上了屋顶,在向着衙门的方向眺望,跑到马三小姐暂居的客栈前时,朱元璋发现客栈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