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无拘无束治国有方!_大秦开局救了秦始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语,乃是天大忌讳,又是秦王之死,又是大秦国诈。蒙恬小心看了秦王一眼,发现陛下没有丝毫怒意,反而沉默思索先生话语。

  江源则是毫不在意,心里想到封建制的统治,无非是神化皇帝和保持利益集团,到最近甚至现在都要有一波贵族去拱卫这个系统,秦始皇靠六国战争神化了权威,但没有创造出足够的既得利益集团,导致这个朝代像是浮萍一样荡漾。

  熟读历史课文,大家也都清楚,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但不施仁政,相反,还采取严刑峻法奴役百姓,结果,导致天下百姓对秦国产生了严重不满。最终,一个区区瓮牖绳枢之子陈胜便可揭竿而起,将秦朝灭亡。

  良久,

  秦王看着江源,再次请问:“依先生之见,应当如何自治。”

  自治?

  蒙恬听闻,眉头一挑。陛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恭敬寻问缘故,寻问大秦医治方法。瞬间,蒙恬看向江源,立马多了几分佩服。

  这位仙人,看似不羁无拘无束,实则内敛治国有方!

  江源脱口而出,直接说道:“仁政。”

  乱世时以法治国有利于争霸,和平时实行仁政有利于民安。

  “先生,‘仁政’二字,如何理解?”

  江源解释说道:“所谓仁政……自然是,以民为本,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朝廷除了对百姓要轻徭薄赋外,帝王应该降低个人权威,不要一出事总是领导先走,应该是老百姓先走嘛。

  既然施行仁政,就要宽刑薄赋。底层的人民大众有了安定的生活,就不会被迫起义反抗,也就没有了其他人起义事件的发生,或者即使发生局部的起义、叛乱,也不至于成星火燎原之势而天下群起响应。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间”!

  说是这样说法,但是,江源觉得实行仁政太过困难,作为一个科研学者,他从宏观角度观察历史,历朝历代的仁政都出了问题,不仅没有削弱皇帝的权威,反而都在大肆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那些治世明君。

  比如汉武帝分割相权、设立中朝,以此削弱丞相权威,实现大权独揽。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完善三省六部制,以此实现三省相权之间的互相牵制,增加帝王个人的权威。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更是废黜丞相、权分六部,将中央集权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而且,仁政包括政治,经济,教育以及一切以民为本的施政思想。但是秦人是以严苛的律法和军功制度平定天下的,很难一下子就让秦人丢掉统一天下的法宝和多年可行的习惯制度实行仁政的。

  ……

  先生仁政话语,秦王彻夜难眠。

  就在这时,

  秦王目瞪口呆,他忽然看到远处海岸线上,有密密麻麻的黑点。

  “大将军……前面那些是?”

  秦王诧异问道。

  蒙恬目光微眯,而后瞪得大圆,说道:“陛下!是船!是船啊!!!”

  ……

  ……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