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九章 立体打击(下)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也不能说是毫无瑕疵。比如有人就指出用潜艇代替此战中的鱼雷艇或许效果更好,但因为此时潜艇的速度普遍太慢,如果用潜艇来执行类似任务,操作上难度很大,只有袭击港口等固定目标的战斗中相对好用一些。而在海上的交战中,要到后来航速可以赶上水面舰艇巡航速度的水滴形潜艇问世,潜艇才能较为方便地与水面舰艇和机群配合

  海战空战与陆战不同,一般来说很难得到什么缴获,这令习惯于通过缴获来壮大自己的赤色党与解放军高层多少有些不爽,但是胡卫东很快就再次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他居然利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将多艘沉没的英国舰船打捞了上来,这种方法就是后世十分常见的液态空气法。

  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这种打捞法耗时较长,动辄要一天以上,同时也因为这个缘故,较深与较大的沉船基本上没法打捞起来(因为需要长时间排水,打捞船不可能连续多日提供大功率输出,而且经济上也会大亏。)。而采用液态空气法的话,只要向船舱内灌入液氮,低温液氮便会爆炸般地膨胀,高压气体泵架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效率远非常规方法可比,10米以内深度(差不多也是常规方法的极限)的中型沉船只需要几十秒就能浮出水面了。

  这不光是可以节约大量时间,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因为上浮速度快、所需设备体积也较小(同等打捞能力的前提下)的缘故,液态空气法可以将深度与吨位远远超出常规打捞法极限的沉船打捞起来。并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的jishu要求并不高,即使是1940年初的中国也很容易做得到,难点在于平衡,尤其是在打捞大型船舶的时候,若是因为重心变化而出现翻滚,以大型战舰几万吨的自重,结构重量就能把自己压坏了

  对此,胡卫东的办法是先捞不值钱的积累经验,然后再捞大的,这样相对来说效费比更高,如果有了经验后还是出现打捞失败的情况,那也就只能认了,毕竟想要百分之百地将这些深度普遍在30多米的舰船全都打捞起来,本来就是不可能的,反倒是保持“捞起来一艘就赚到一艘”的心态比较好

  最终特别打捞队成功地打捞出了17艘英国舰船,其中作战舰艇15艘,包括2艘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3艘重巡洋舰,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是很不错了,但令胡卫东遗憾的是,不少军舰受创太重,根本无法修复,只能拆掉回炉炼钢,大概也就能够勉强收回打捞的成本,这其中还包括“暴怒”号航空母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这样的大型主力舰。

  不过所幸的是,最被胡卫东看重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大致完好,只要加以维修就可以重新使用了,而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但问题是,中国现在能够修理“皇家方舟”号航母的大型船坞都被在造的军舰占满了,这该怎么办呢?(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