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九章 苏芬战争(中)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一个小工业城市,也是过往苏芬边界的必经之地和最佳通道。而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则是卡累利阿地峡的人工屏障,是苏军进攻的重点,也是最难啃下的硬骨头。

  曼纳海姆防线经过芬兰10年苦心经营,业已形成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纵深约90公里的3道防御地带组成。各道防御地带均依托沼泽湖泊等天然障碍物,构筑有670个永备发射工事和土木质火力点,另有近800个地下暗堡,并以堑壕和交通壕相沟通。在主要防御地带前设有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前和保障地带内广泛设置了防坦克和防步兵地雷和防坦克桩砦、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崖壁。

  历史上苏军在这条防线上损失极其惨重,但在这个时空,因为曾经派人观摩解放军攻克日本关东军要塞群的战斗,苏联早早就将口径达到203毫米的B4重型榴弹炮派上了前线,在航空部队与T34坦克群的掩护下靠近目标进行直瞄炮击,取得了良haode效果,无数的芬军连一个敌人都没打死,就牺牲在被轰塌了的堡垒要塞当中,芬兰人以为坚不可摧的防线几乎是轻而易举地便被苏军突破了。

  而苏军的损失不过是百余架飞机(包括受伤飞回但没法修复的)和数量稍多的坦克,这对如今拥有上万架作战飞机和上万辆坦克的苏联来说,根本无足轻重。而与历史上战况大相径庭的,并不仅仅是这一处战场

  拉多加湖东北地区有一条绕过拉多加湖北岸通往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的接近路,但其距离较远,且在赛马湖与拉多加湖之间有一段狭长的隘路,易被守方堵塞和截断。半年前刚刚成为本时空苏联第二个坦克集团军的苏联第8集团军下辖2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机械化步兵),拥有超过800辆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效仿中国军队以装甲兵在朝鲜半岛上利用狭窄通道长驱南下的经典战例,快速切入芬兰腹地,威胁芬军主力的侧翼。

  面对苏军的装甲集群,芬军3个步兵师虽然在游击队的配合下节节阻击,但与历史上战争在冬季进行、由于地处寒带而黑夜极长以致于苏军的空中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截然相反,如今却是昼长夜短的晚春,这令苏联的轰炸机如鱼得水,给予了芬军极大的打击。而芬军战前挖掘的反坦克壕等各种野战工事也因为苏联第8集团军拥有上万名机械化步兵而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苏军的步兵虽然战斗力因为“大清洗”的缘故而下降得非常厉害,可是AKM自动步枪等新型自动武器的广泛装备却令他们的火力暴增了十倍以上,因此实际战力丝毫不比芬军逊色。

  当前线阵地被苏军的步坦协同撕开了一个口子之后,装甲洪流的威力立刻显现出来,七八百辆坦克和装甲车长驱直入,在苏联庞大机群的配合下将后方的芬军一下子冲得稀里哗啦。芬军虽然英勇作战,但还是在短短两三天内伤亡大半,很多部队甚至撤退都没撤退得出来,遭受到了各条战线中最惨烈的失败(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