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现在的执政党赤色党了。

  对于昔日小弟的公开唱反调,斯大林自然极为不满,但如今的中国已经拥有shijie前三的常备陆军和shijie第一的庞大民兵后备役部队,此外中国还建立起了基本完整的基干工业、特别是军工体系,而且在产能上也已经初具规模,不知不觉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了shijie第六大工业国(注1),农业产量也较1937年时翻了一番还多(计算了中南半岛的农业产量),综合国力今非昔比,再加上中国那恐怖的人口数量,即使是斯大林,也不敢无谓地跟中国开打、而让别国坐山观虎斗。再加上苏联仍然需要中国的橡胶和锡,所以虽然两党关系因此冷淡了许多,但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却不断攀上新高

  说到中国的人口,其实此时的中国人自己、甚至包括胡卫东这样的重要人物也并不清楚当时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口。直到1943年新中国完成了首次全国范围的人口普查,大家才知道中国的人口已经多到了何种地步,而知道历史上中国人口变化的胡卫东更是被统计数据吓了一跳,城乡人口总数居然超过亿人,几乎相当于历史上1957年的水平,这未免也太夸张了点吧?

  不过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后,胡卫东便不再大惊小怪,毕竟国内恢复和平后,中国的生育率很自然地迎来了代偿性的爆炸式增长,而和平的环境、农业的增产以及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又令死亡率迅速下降,再加上合并中南半岛之后直接就新增了6千多万人口,因此中国人口迅速达到亿固然令人吃惊,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人口增加得这么快,但由于由于化肥农药产量的不断增加和农业jishu的努力推广,国内人均粮食产量依然在持续增加,而本就盛产粮食、而且增产潜力巨大(注2)的中南半岛更是有望彻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意识到这一点后,胡卫东对自己顶住国内外的压力坚持将中南半岛直接并入中国版图的做法,就更不会后悔了

  注1:占领中南半岛后,英法多年经营的成果和暹罗的工业化努力基本都被中国全盘接收下来,进一步增强了工业实力,从而超越日本与意大利,成为仅次于美苏德英法之后的shijie第六大工业国(比日本稍多,但差距很小。),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如此规模的工业依然远远不足以改变中国人民贫困的状况,这一点从目前依然位居shijie中下游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就可以看出来。当然,比起解放前的shijie倒数前几名,还是有了巨大的进步。

  注2:就拿泰国来说,虽然长期都是shijie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但粮食平均亩产还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明明那里无论是气候、地形还是土质都比中国更加适合耕作。而且中南半岛还有很大一部分耕地种植的是以出口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经济作物,必要时都可以转产粮食,甚至部分原始森林也可以砍掉用于农耕,中国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当然这与农业机械化是矛盾的,但有增产的潜力在,便不怕人家卡我们脖子,未必真的需要开发出来,留作战略储备即可,总比现在根本没法变出多余的耕地,而不得不死守18亿亩红线要好得多。),因此水土流失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中南半岛的农业潜力全都发掘出来,中国甚至可以多养活十亿人口(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