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2章 东征讨虏_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月初二这天!

  李自成再继去年的永昌元年东征之后,又一次展开了东征之战!

  不过这一次的东征,不再是东征讨明。

  而是东征讨虏!

  如今,潼关外!

  绵延数里地的大顺军士,正挺胸叠肚,士气高昂的出关!

  如今的大顺,较之上一次东征讨明,明显有了些变化。

  首先。

  是正规化了!

  上一次的东征讨明,是李自成刚刚占领西安城,就仓促展开的。

  不过,这一次的东征讨虏,却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稳固了一年后的结果。

  此时,被李自成带出潼关的八万大军。

  是清一色的蓝白色的海洋。

  穿着染成了蓝色的罩袍的大顺士兵,头戴上的铁盔上,还戴着一顶在西北颇为流行的白色毡帽,而所有整装待发,出关征战的军士们,也都是刀枪在肩。

  步卒们都显得精悍无比。

  而骑兵们,牵着的马匹,也都是大顺从宁夏,甘肃弄来的良马驹。

  这八万大军,是当下的李自成,在西北经营一年后,整出来的一支精锐之师。

  而这支精锐之师的士气,也十分高昂!

  因为在过去的永昌元年,大顺也对终于确实了自己接下来要行的军制,并且给这些军兵们,足够的好处,在拿足了好处后,这些士兵们的士气,当然也高的很了。

  与朱明御前亲军的募兵制,还有满洲鞑子的奴兵制(实际上也是世兵制的一种变种,不过都是奴才嘛,所以称一句奴兵制也是可以的),或者是,如今在湖广的大西国所实施的流寇制(张献忠由于建制时间太短,在成都还没坐稳四川的天下,就被李自成赶出来的,还没来的及正规化,所以现在的西军属于典型的流寇制)等军制不同。

  从流寇发展壮大的大顺,建立了一种,比较符合国情的制度——府兵制!

  由于在抚军之战,还有守御山西时,李自成许出来了大量的田亩,给士兵们分了田地,置了家业,又综合考虑西北贫困的民情。

  所以,李自成只好效仿历代在关中建制的王朝,采取了府兵制。

  取长补短,搞出来的府兵制。

  而且,西北经李自成一番祸害,地主,奸商,全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个小农。

  这种原始的农业社会,也比较适合府兵这种封建武士。

  至于为什么不学秦朝的,那个貌似牛逼哄哄的军功爵制度。

  这当然不是李自成不想了,实在是他想学也没办法学。

  一他没组织力——秦朝那样的制度,可是自秦孝公变法之后,经历过六代君王才建立起来的,李自成想建立,他没个几十年的经营,也建立不起来。

  二,战场格局也发生了改变。

  秦始皇那会的装备可比不上明清这会的装备,后世总是喜欢有人整出来“关东战秦琼”的这样的假设,把大秦锐士,整到宋朝,整到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