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5章 从淮安北伐_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十八年四月二十二。

  在永康侯徐锡登与大员伯郑芝龙率领大军,从海州登陆,会同山东明军,收复淮安府的时候,位于淮安府城北面的清江浦。

  八万大明朝的御前亲军。

  浩浩荡荡的沿着五条铺设好的浮桥,组成了滚滚北上的铁流,向北方杀了过去!

  按照统军都督府内吵了两三天,吵出来的计划。

  这一回,大明朝的崇祯十八年北伐,将会在淮安府进行,然后与郑芝龙从海州登陆的两万余人马,及收复了青州的苏观生部,三万人马会师,组成一支,规模在近十三万人铁流。

  从淮安府北上,向山东前进,然后收复兖州府。

  总而言之,明军此番北伐的核心就是,不去徐州城。

  收复兖州府后,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将徐州,还有凤阳府北面的诸城,及里面的清军,包围在其中。

  这么做的目的。

  是为了将兵力优势发展到最佳。

  二则是因为,统军都督府内,包括朱慈烺在内,所有人都在担心一件事——担心多尔衮这鳖孙掘黄河!

  朱慈烺手底下可就这十几万人马,他可不敢用这些兵马,去赌多尔衮的良心——多尔衮也没这玩意啊。

  所以,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当下御前亲军,北伐的核心就是淮安府展开,从淮安府,沿着黄河(运河)北上,一路小心前进,防止清军掘淮安府的东面的黄河堤——这里也有黄河大堤,只不过相比于凤阳府那边而言,从淮安府北伐,被掘堤的风险小,因为从淮安府北伐的明军,是沿运河前进的,而且,还是三路出兵,海州一路,青州一路,淮安一路。

  三路夹攻,收复淮安指日可待,位于淮安府西面的黄河河堤,多尔衮也来不及扒。

  他就是想扒,一时半会也扒不开——大堤哪是那么容易扒开的,某位姓蒋的光头,扒花园口的时候,派的可是正规军,又有卡车灯照明,昼夜施工,有工兵炸药,还有水利专家挑选位置,花了两天两夜的功夫,才把大堤给挖开。

  而且大堤挖开之初,决口的水流也不大,是因为恰逢大雨,才把缺口给冲开了。

  多尔衮要是想扒黄河大堤,没个三五天的忙活,是根本做不到。

  而这段时间,足够朱慈烺明军推进到宿迁了。

  反倒是从凤阳府北伐,多尔衮要是悄摸地在徐州城北挖堤,那朱慈烺可就危险了……

  所以,经过激烈讨论,明军是选择了从淮安附近的清江浦北伐。

  从当天出发之兵,大明天兵,便是捷报频传,当天,北伐大军的前锋,就在潘云腾的带领下,克复了甘罗城(古淮阴,明初叫清河,崇祯年间又复置甘罗县)。

  次日,也就是二十三这天,便接到了从海州,由永康侯徐锡登,还有大员伯郑芝龙联名送来的捷报,说他们已经成功收复了海州重地,又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