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0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蓝玉简直是蠢_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0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蓝玉简直是蠢如猪狗!【求订阅!】

  南京街头。

  朱元璋和汤和二人换上了寻常百姓穿的布衣,装作百姓闲逛在大街上,打算找几家布行问问布匹价格。

  两人看了报纸那份广告后,便生了疑惑。

  为什么布匹会这么便宜?

  还是说如今生产力提高,布匹价格下来了?

  朱元璋还是希望百姓能够过得更好,比如宋朝的时候,人们的收入普遍比现在高,但各种商品价格却更低。

  因而宋朝的百姓生活比较富裕,生活富足,百姓有吃有穿。

  想到宋朝,朱元璋笑着闲聊道:“老兄弟,最近咱一直在看史书,你知道宋朝是如何走向溃败的么?”

  汤和想了想,道:“偃武修文?军力疲软导致?”

  “并非如此,这只是表象。”

  朱元璋缓缓道:“起初,咱的想法跟你一样,可咱最近不停的翻阅史书,看得最多的就是宋朝,宋朝明明非常繁荣,可为什么只有一百多年,说没就没了呢?咱经过日夜思虑,总算发现了宋朝走向衰弱的真正缘故!”

  说到这,汤和来了兴趣,“大哥,愿闻其详。”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你肯定想不到,真正的原因就在宋太祖赵匡胤自己身上,他一开始就做错了一件事,导致宋朝的结局。”

  汤和眼睛一瞪,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惊讶道:“为何?”

  朱元璋有人倾诉自己的发现,心情也格外好,缓缓道:

  “都城,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消耗物资最多的地方,宋国的都城开封还是在黄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叉处。”

  “看似是一个建都的好地方,可问题就在于,开封一马平川,没有雄关险隘。”

  “其实赵匡胤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想把都城移到洛阳,可遭到文武百官找各种理由反对,因为这些百官的的家业田地都在京都。”

  听完这些后,汤和疑惑道:“大哥的意思是赵匡胤建都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结局?”

  朱元璋颔首:“没错。”

  汤和道:“这老弟愚昧,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咱还没说完,”

  朱元璋接着道:“百官反对迁都,提议用兵力优势,弥补地理上的不足。赵匡胤不认可,可他当时没有魄力,最终妥协。只好给京都开封补充兵力,这就是错误的第一步棋。”

  “守军越多,耗费的钱财、银两就越多!随着辽国、金国的崛起,宋朝的后续君主,不得不继续扩充兵力,最高的时候京都光是守军都有八十万!”

  “全国都给为开封输送物资,人力物力大量损耗在路上,亡国之前,北宋的朝政就崩溃了,靖康之变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赵匡胤作出决定的那一刻,随着历史的车轮前进,他将为这个错误付出巨大的代价!”

  说完,朱元璋看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